第两百零六章 大有玄机

祝守一觉得自己说了这么多,炳叔应该是没问题了。而这时候陈教授反而是要跟他探讨一番更深层的东西。

陈安隅自然觉得无妨,毕竟这也是他应该做的事嘛。

不过既然是和陈教授的话,他就明白了要专业一些才是。

这里祝守一觉得可以讲一讲关于西游一开始取经的原因,来说一说这西游的起因是多么的不一般。

首先大唐成了必争之地。从车迟国三妖身上,佛派学到了一套发展思路,通过皇帝来加强自己的发展。车迟国三妖可以通过求雨,来取得皇帝信任,佛要如何取得李世民的信任呢?大唐国力强盛,君正臣贤,人才济济,有魏征,袁天罡,袁守城等人才,不可能让佛有表现的机会。佛要如何取得李世民的信任?

首先是魏征梦斩龙王。

魏征梦斩龙王是西游取经的引子,正是泾河龙王的死,李世民被吓死,游历了地府,举办了佛会,观音现身讲解大成佛经的事,李世民派唐僧取经。

事情的起因是一个鱼翁和一个樵夫,两人在河边作诗。渔夫无意间,提到了自己每次能丰收的原因,长安城有个算卦的,

“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

泾河龙王知道后很生气,打算去杀了算命的,被手下拦住,说道“果有此辈,容加诛灭不迟;若无此辈,可不是妄害他人也?”

其实这个算挂捕鱼的事,龙王是占理的。真要是这样下去,泾河龙族就要灭绝了。龙族内部也是这么认为,说要是真有这样的人, 再杀他不迟。那龙王为什么从占理的位置, 走到剐龙台上去了呢?

龙王变作白衣秀士来见袁守城。袁守城说了一句话。

这句话什么意思?寅辰巳亥, 寅指虎,辰是指龙,巳亥不是指的属相, 巳是指早上九点到十一点,亥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他们正好相反相冲, 所以巳亥是向冲的意思。这句话本义是指本命属龙, 和属虎的相冲,龙虎向冲, 随然是和局,但是就怕谁犯太岁。

虽然这句话不是直接对龙王说的,但龙王刚到, 袁守城就说了这句话, 更像是说给龙王听的。意思是你是龙, 我是虎, 龙虎相冲,本来是和局, 可惜你今天犯太岁,要倒霉。可见,龙王刚出现, 袁守城就已经知道他是龙王,并说了他今天要倒霉。可惜龙王没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继续找袁守城的麻烦。

龙王要袁守城算下雨时间和点数,他为何要算这个呢?龙王很自大, 认为自己掌管司雨,降雨的时间和点数只有自己知道。

众水族也说“大王是八河都总管, 司雨大龙神,有雨无雨,惟大王知之,他怎敢这等胡言?那卖卦的定是输了!定是输了!”

所以龙王认为算下雨时间和点数,自己肯定能赢。看到天庭下雨的旨意,龙王大惊,和袁守城说的一模一样。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道派会求雨,这个下雨时间和点数,可能是袁守城求雨得来的。此时要是龙王服个输,按照天庭旨意下雨,也许就没有后面的事了。可惜,龙王的求胜心开始作怪。这时有人给他出主意,延迟降雨时间,克扣降雨点数,为了能赢,龙王听了这个馊主意。结果呢?本来自己占理的事,变成了龙王违反天条,犯了死罪,将其送上了剐龙台。

这个故事中,袁守城利用了龙王的自大和求胜心,将他一步步推到了剐龙台上。当龙王找袁守城时,袁守城点破了他是龙王的身份,并且说他犯了天条,要上剐龙台。这时候龙王才意识到,袁守城的厉害,自己犯了天条,慌乱中向袁守城求救。袁守城告诉龙王,斩他的是魏征,让他去求李世民救他。这件事终于牵扯到了皇帝李世民。

袁守城让龙王找李世民求救, 那李世民有能力救泾河龙王么?

泾河龙王犯了天条, 判处他死刑的是玉帝。魏征在斩龙王里面, 扮演了一个刽子手的形象。即使李世民不让魏征睡觉,不能做梦,没时间去斩龙王,也会有别的刽子手去杀龙王。这就好比一个人被皇帝判处死刑,这个人去找行刑刽子手的父亲求情,说明天你别让刽子手上班了,能救他么?不能啊,还有别的刽子手啊。李世民在游地府见到十殿阎罗时,十王有说,

“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

可见这已经是注定的,所以李世民根本救不了泾河龙王。

袁守城不知道?连第二天下雨的时辰点数,袁守城都算的一点不错,龙王还没被处罚,他就知道斩龙王的是魏征,他会在这个基本逻辑都不对的地方犯错?袁守城肯定知道,李世民救不了泾河龙王,而他让泾河龙王去找李世民,目的不是救龙王,而只是将龙王推到李世民面前,为以后的计划做准备。

李世民答应救龙王,将魏征召进宫。魏征睡了一觉,在梦里斩了龙王,龙头掉落街上。秦叔宝、徐茂公等拿着龙头来见李世民。李世民问魏征怎么回事?魏征说了自己梦斩龙王的事。前面我们讲了,李世民救不了龙王,龙王被斩是肯定的。可是龙王被斩,龙头还要落到人间,这就奇怪了。秦叔宝、徐茂公等都说,

“海浅河枯曾有见,这般异事却无闻。”

龙头落到人间的目的也很简单,证实龙王已经被斩。目前为止,龙头在眼前,魏征的口供在这,李世民完全可以确定,泾河龙王已经被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