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第 267 章

“纯甫去苏州上任了?可惜可惜,没机会给他践行。当年我俩同在宝顺当跑楼,又是同乡述说了八百字革命家史,然后殷勤地给这个容闳的接班小妹妹倒茶,“如果他还在,这合约他估计会给一笔勾销当初谁也没想到哇……如今库存积压得太多你看,我已经三天没睡觉了……”

林玉婵自己也是底层出身,对这些糊糊渣子完全不抵触,笑着谢了,席地而坐,端个碗。

阿福和众华工明显地高兴起来,低声议论:“敏官有钱不忘本。找个妹妹也是好人。”

林玉婵趁机说:“敏官今日揍了那两个白鬼,明日势必有人再来找麻烦。大哥们的饭我也不能白吃,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阿福忙正色,道:“妹妹,知道你有钱,但我们不要钱,只是要给自己争一口气。人在异乡,一切不可冲动。我们已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万不能再连累你等年轻仔女啊。”

病痛放大了他的倔强。他说完这句话,眉毛一竖,大有“你敢砸钱咱们就绝交”的意思。

林玉婵只得无话,抱着碗喝了几口玉米粥。

“行事在人。李大人手握精兵重权,《大清律》对于你,也就跟四书五经差不多地位吧?”

李鸿章眉毛一动,登时一滴冷汗下来,惶恐间竟有些飘然之感。

“在我这里没有男女。谁有理我偏袒谁。”林玉婵想了想,对身边几个学生说:“至于别人,我会努力劝谏,但未必管用。等你们份上,必不光会设有码头货栈,将来大清国的每一片海域、每一条河,都将骄傲地航行着悬挂龙旗的巨轮!啊,还有,李大人恩准,凡附到了美国,不论男生女生,或许都会体会到不同程度的轻视和偏见。我知道这不公平,但你们能做的只有努力提升自己,不要怨天尤人。你们虽小,但已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这些大人的道理需要提前懂。”

詹天佑腼腼腆腆蹭过来,也小声道歉,说自己不该以男欺女,以后注意。

她依旧严肃着脸,对詹天佑说:“今日这事你没错,但以后到了美国,记着要少跟人争吵,多以理服人。谨小慎微不是软弱。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热血激情要留给家国天下的大事。父母生养你十年,绝不愿意看到你因一时好胜跟人动手,置自己于危险之中。”

被打的男孩骂道:“阿福叔被钢轨砸伤你们逼着他上工,柏克莱工地断水三天没人管,百顺哥去理论被你们铐在警察局——我今天要是不来,这个月的工钱要扣到什么时候!我打人怎么了!打的就是你们这些不讲信义的白皮扑街货……”

林玉婵脸色沉了一沉,一瞬间有点反胃。口袋里的铁路公司股票忽然有点烫手。

是了,建设美国铁路,大批华工功不可没。然而他们怀揣淘金梦来到美国,反而被剥削、虐待,不少人死在美国中部的雪山和沙漠,死在自己亲手铺就的枕木下面。

这是任何学过近代世界史的学生都知道的事实。

而现在,东西铁路主要路段完工,中国劳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和报偿。他们定居美国,继续为这个国家发光发热,依旧被人歧视欺侮,直到很久以后……

其实以她的做人原则,刚才那些“教诲”,什么“正视偏见”,“该怂就怂”,她自己也未必完全认同。但没办法,这些孩子们要面对十几年的异国旅程,一切行事准则必须从实用主义出发,才能保证他们健康平安地成长。

众恶汉只见又来一车子女眷,只当也是来闹事的,不分青红皂白就打。林玉婵慌忙闪避,跑两步,路边伸出一只肥胖的脚,把她绊了个拖泥带水。她眼前一黑,耳边嗡嗡响。

还“查不出头绪”。“刺马案”是悬案不假,被民间看了多少笑话;但审讯的那几年里,多少人糊里糊涂地因刑而死,给一个马新贻陪葬?

报纸上早就连篇累牍地报道了“古老的东方帝国追求进步,为了拥抱西方的知识和制度,把国内最优秀的绅士和淑女送到美国学习”的故事,街上挤满了围观东方神童的路人,无数马车自行车堵成一团。

中华`帝国官派留学,没有选择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厚重的英国法国,而是把头一次出洋拜师的目的地选在了年轻的美国,这让美国人自豪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