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不论杨采玉说的多津津有味,罗昭云都无法融入其中,因为他心理年龄,都接近三十岁了,跟十八岁的萧依依在一起,勉强有种异性恋爱的感觉,但依旧有点代沟,现在要陪着一个小姑娘,真的无语。

“罗成,你文采出众,在这样的美景面前,又有本公主陪着,是不是感觉很荣幸,难道不写一首来表达自己此刻激动得心情?”杨采玉忽然咯咯笑道。

“我勒个去!”罗昭云心中呐喊,早就知道这丫头不是省油的灯,还能调侃人来。

如果换做其它人,被堂堂公主千金之躯陪同,大隋任何男人都要心花怒放了,说出去都是荣耀。

罗昭云摇头道:“写诗是需要灵感的,最近本人一直忙于征战,没有接触书籍,导致才情下滑,竟难有佳句冒出,实在遗憾,无法写出来。”

“真的假的,你在蒙人家吧?”

“罗成不敢欺瞒公主!”罗昭云可不敢在宫廷内再修才华了,万一传到杨广耳朵里,整不好会给自己小鞋穿。

“不行,我觉得你是在敷衍本公主!”她停顿一下,身子凑过来,压低声音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害怕别人知道你的才华,对不对?”

罗昭云错愕一下,装作发呆的样子,苦笑道:“我有才华当然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样可以被重用,可以名动京城,怎么会害怕呢?”

“嘻嘻,真是这样吗?不见得吧,你在明哲保身,这个词,是前些日子,母后教给我的,以前我总有一种感觉,认为你年纪轻轻,文武全才,应该压下京城许多才俊,可是你偏偏不动声色,适可而止,我就偷偷问我幕后,一个人有才华,却不想全表现出来,是为什么?母后说,那就叫明哲保身,太过显露才华的人,锋芒毕露,容易夭折,懂得进退,有所保留,懂得沉淀,不极度张扬的人,才是干大事的人,才更有才华!”

罗昭云神色微凝,没想到十一岁的女孩子,心智如此早熟,而且,似乎非常的聪明。

如果自己没猜错,这个小公主,就是未来的唐太宗的杨妃,先是嫁给了唐齐王李元吉,玄武门之变后,她因与长孙皇后关系甚好,应邀搬入了东宫,逐渐被李世民看中、接纳,唐太宗登基后封了她为贵妃。

现在李世民还是个顽童,李元吉还没断奶,罗昭云也不确定,历史还会按照以前那么发展吗?

“公主想多了,我是真写不出来。”

“是吗,刚才在殿内,你还说军旅中没作诗了,结果我父皇一提杨素,你就改口了,你当我们都是傻子啊?连我都看出来了,我父亲会感应不到?只不过,他似乎对你这样表现,还是挺满意的,大概觉得你懂得进退吧?”

罗昭云脸色有些尴尬,同时心中暗惊,谁说宫内的人,困于宫墙内不接触外人就无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