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机构大改革

平辽只是开始,重振大明的开始,可没多少人知道。

建奴在败退,辽阳光复,大明军队正向沈阳前进,光复沈阳也指日可待。

从万历到泰昌,再到天启,历经三朝才在你英明领导下击败建虏,还不够你个年轻皇帝臭屁的?还不让你满足?

显然,绝大多数人都低估了年轻皇帝的雄心壮志,也低估了他对于大明历史进程的改变。

京城正沉浸在春节前的气氛中,加上辽东战事顺遂,更增添了几分节日的喜庆。

这对于刚刚返京的信王朱由检、唐王世孙朱聿键,感觉得更加明显。

朱由检坐着四轮马车,在京城的街道上缓行,一边观望着久违的景象,一边对旁边的朱聿键说道:“万岁英明神武,完成平辽大业,大明又可享太平了。”

朱聿键笑着点头,说道:“万岁兴利除弊,重振大明,平辽灭奴,可谓中兴。”

中兴?朱由检对此并不是很赞同。在外办差,确实看到了很多贪官劣绅奸商的不堪。但要说大明已经败落,他还不是这样认为。

建虏虽一时得势,但辽东也只是一隅。与疆域广阔的大明比,不过是猖狂一时,早晚要被灭亡。

朱由检觉得皇兄虽然完成了平辽大业,但得罪了太多的人,有急功近利之嫌。

“万岁刚下了旨意,豁免了世仆、奴婢的贱籍。”朱由检表面上赞成了朱聿键的“中兴”,却马上岔开了话题,说道:“军户也全部改为良籍,并把四民改为五民:士农工商兵。”

停顿了一下,朱由检转向朱聿键询问道:“没有了军户,养兵的费用,恐怕给增加朝廷的负担。”

朱聿键沉吟了一下,说道:“军户很苦,万岁豁其籍,也是仁心善政。”

明代的卫所兵制,是吸取中国历史屯田经验,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朱元璋曾自豪地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而天启帝从一开始的小范围的试点,到现在的全部豁籍改良,等于把卫所兵制推翻作废了。

尽管自明宣宗以後,侵占军屯田地、私役军士耕种之事,已经常发生,“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的目标渐已难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