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水泥与岩石

他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

与此同时,营地北面的小型采石场也热火朝天。

在疤脸带领的守卫小队保护下,数十名强壮劳力挥舞着铁锤钢钎,开采着林夜指定的青灰色砂岩(硬度适中,易于加工成条石)。

林夜传授的“楔眼爆破法”效果显着:先在岩石上钻出深孔,嵌入削尖的硬木楔子,然后浇灌冷水,利用木头遇冷膨胀的应力,使岩石沿着纹理裂开。

大大提高了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开采下来的大块毛石,被运回营地附近的加工区。

林夜设计了简单的“线切割”和“楔子分石”法,指导石匠(营地里有以前干过石匠活的老人)将毛石加工成相对规整的长条形石块(约50cm x 30cm x 20cm),用于嵌入混凝土墙增加强度。

工坊内,林夜的修复工作异常艰难。

断裂的输入轴需要重新锻造连接,他指挥学徒点燃熔炉,用能找到的最好钢材进行锻打焊接。

锈死的齿轮箱被整体拆下,浸泡在煤油里,林夜用星尘强化后的精细操作,配合特制工具,一点点清理锈迹,修复变形的齿轮。

没有替换轴承,就用耐磨的硬木车削制作简易轴套。

连续几天,他几乎吃住在工坊,满身油污。

当最后一块修复的齿轮安装到位,简易木轴承涂抹上珍贵的润滑油,林夜深吸一口气,示意拉动作为动力的(人力/畜力)传动杆。

“嘎吱…嘎吱…轰隆隆!”

一阵刺耳的摩擦和异响后,球磨机那巨大的滚筒,竟然真的缓缓转动了起来!

虽然噪音巨大,震动明显,但确确实实能用了!

将熟料块投入转动的滚筒,加入钢球(用废轴承滚珠替代)。

一阵轰鸣后,出口流泻出的不再是粗糙的颗粒,而是相对细腻均匀的水泥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