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何以见得?”云茹饶有兴趣地问。
郑成功目光灼灼,朗声道:
“父亲之法,仍是‘予’之策。官府或豪强‘予’百姓以工做、以粮食。然百姓能否真正安居乐业,关键在于能否‘自有’!
若能如《新世三约》所言,清丈田亩,使耕者‘自有’其田;废除苛捐杂税,使商贩‘自有’其利;兴学堂授技艺,使人‘自有’其能!则百姓方有恒产,有恒心,无需仰人鼻息,自然民心安定,海疆稳固。
届时,父亲所言之利,应用于建造学堂、兴修水利、鼓励创新,而非仅仅是施舍与赈济。
如此,方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水师将士,若知其守护的乃是自家田宅、亲人性命,焉能不奋勇争先?此方为长久之计,亦更合仙师‘丰饶之道’中‘众生各得其所,各安其命’之本意!”
他这番话,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直接点出了“所有权”、“赋能”和“内在动力”的重要性,将云茹推行的《新世三约》的核心思想与海疆治理完美结合了起来!
这不仅超越了郑芝龙施恩式的思维,甚至比云茹刚才的引导更进一步,深刻地阐释了“丰饶之道”如何才能在海疆扎根、生长。
刹那间,整个宴会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郑成功这番透彻的见解震住了。
郑芝龙目瞪口呆地看着儿子,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他。
他原本以为儿子只是读死书,有些理想化的念头,却没想到他能有如此深邃的洞察力!那些将领和官员更是面面相觑,心中骇然,这郑家大公子,了不得啊!
云茹眼中绽放出毫不掩饰的赞赏光芒。她看着郑成功,仿佛看到了一个未经雕琢的璞玉,其内里蕴含的光华,远超她之前的预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子的见识和心性,若能加以引导,未来成就,或许真的能超越历史轨迹上的那个“国姓爷”,成为践行丰饶之道、开拓海洋的擎天之柱!
她缓缓站起身,这一举动让所有人心头一凛。
云茹的目光先落在郑芝龙身上,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肯定:“郑总兵,你生了个好儿子。”
郑芝龙如梦初醒,连忙躬身:“仙师过奖,犬子胡言乱语,当不得真……”
“不,”云茹打断了他,声音清晰而坚定。
“此非胡言,乃是真知灼见。其目光之长远,心志之纯正,远超这席间绝大多数人。假以时日,必成大器,于这波澜壮阔之新时代,必将大放异彩,成就或许远超你之想象。”
她的话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郑芝龙心中五味杂陈,既有为儿子感到的骄傲,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仿佛意识到某种自己无法掌控的未来正在展开。
然后,云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她看向郑芝龙,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意味:
“郑总兵,本座欲带成功在身边,随我游历一段时日,亲身体悟丰饶之道如何普惠四方,观摩新政如何落地生根。于他而言,这将是一场难得的历练。不知你,可舍得?”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带走郑成功?仙师这是要……亲自培养?!
郑芝龙彻底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仙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郑成功是他的长子,是郑家未来的希望,更是他着力培养的接班人。就这么让仙师带走?
去经历那些未知的、可能充满风险的“游历”?他心中瞬间涌起无数个念头:
是仙师真的看重成功的才华?还是想以此为人质,进一步控制郑家?成功了仙师身边,是机遇还是陷阱?
他下意识地看向儿子,只见郑成功也是一脸震惊,但震惊之后,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却迅速燃起了强烈的渴望与激动!游历四方,亲身体悟仙师之道,这对他来说,是梦寐以求的机会!
一时间,郑芝龙心乱如麻,难以决断。整个宴会厅的气氛,在这一刻,凝重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