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

生产工具的改进,必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林大伯真切体会到了交通工具的重要性,靠着马车驴车,运水运肥啥的,三十分钟就能跑个来回,一气儿可以运几百斤,抵得上五六个壮汉的劳动量。

下山也不用空车,沿路捡拾些落叶枯枝啥的,烧火做饭都不用单独耗柴火。

而从此时开始,陈家坪也悄悄发生了某种变化。

2001年4月12号,三分之二的村民联名要求修公路。

第081章

陈家坪村民要修路, 方圆十公里都震惊了。

因为整个荣安镇十七个自然村里, 除了乡道周围的村子, 十三个村没有公路。这意味着进村只能靠走, 就算是十万火急病得只吊一口气也只能走路出村, 顶多有辆摩托车算不错的。

而一旦修了公路, 进出方便后,村民们的农产品能带到市场上贩卖,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外头的东西也能进到村子, 譬如鲜肉嫩豆腐嫩豆芽, 都是改善村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

好处谁都知道,可修路不是挖几锄头就行, 开山炸石, 铲土填河, 都是大工程。一得有钱, 二得有技术, 第三还得有工具。

陈家坪连续开了六次村民大会,技术和工具由林大伯出面找沈浪, 沈浪请郭老再次伸出援手, 只收他们工人的基本工资, 提供一日三餐和住宿就行。

这一块林家和张家承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