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一碗水 南山 932 字 5个月前

这么大件事,他们就这样当着另外三人的面达成了协议,倒像是罗丽故意的。

董国华看起来丝毫不惊讶,商场、官场玩来玩去,听到的都不算听到,看到的也不算看到,只有事情真的发生了,才是真的。倒是三美和日娃交换了一下眼神之后,问了一个问题:“您觉得接下来还会出什么事吗?我们得准备准备,到时候好应对啊,世平菌子不能再受影响了。”

何云道没有看三美,倒是转头看了日娃一眼,观察他的反应。日娃知道何云道在看他,却没有看回去,依旧盯着罗丽的嘴唇,直到她说出几个字:“会,但快结束了。”

罗丽很明白,自己现在是在走钢丝,往左边掉是追责、处分、降级往右侧倒就是被迫投诚,变成何云道和子从亮的帮手。这条路走得险,她必须非常小心谨慎,维持住平衡,盯紧前方,而不是只看着脚下,才能保证不会掉下去。

其实这整个事件原本就是何家和县委的改革派——其实也就罗丽之间的较量,只不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拖慢了美好商贸和兰花培育基地的建厂进度,他们就不能不掺和进来,不过,现在有罗丽这句话,几人都放心多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清晰了,罗丽只管政府的事,民间的事由她们帮忙:三美全力帮着冯玉斌一起找那个带游客捡马皮泡的陌生人;董国华帮着安抚别的几个老板,让他们别再来县委催;日娃盯好王吉和村里的事,别让他在这个关头再弄出什么弄巧成拙的事来。

事情说起来倒是简单,做起来就复杂了,监控只是预防有人闯进林子里罢了,并没有朝向其它的方向,能拍到的范围有限,并且根据游客的说法,那个人的穿着、打扮,包括手里拿的镰刀,都是村里最常见的打扮,要说有什么特别的,也就是走路慢一点罢了。如此说来,那个人只是知道桉树林在哪儿,并不是经常在山里走动的人。

董国华这边安抚几个产业园的老板也不容易,这工程一停停那么多天,每天都是红彤彤的钞票搭进去,不急也是不可能的,她只能想方设法,今天约着打麻将,明天又去野钓,后天进山吃菌子鸡刘德成都几天没在镇上见她人影了,想她想得眉毛发酸,可这位姐姐十个电话里就接一个,就这一个还是不小心按到才接起来的。他是实在没辙了,只能经常回村里转转,看她会不会到三美那里去。

这天查完住宿生的寝以后,刘德成又一次从镇上摸黑赶回来村里转悠,这一转悠,董国华没见到,倒是见到王吉鬼鬼祟祟地戴着一个头灯,顺着三美的林地外围蹑手蹑脚往山里去。看他的样子就不像要干好事,刘德成熄了手电筒,藉着月光悄悄跟在后面,一直跟了半个多小时,王吉才停下来。

在他面前停着一辆吉普车,车灯开着,把吉普车前的人影照得格外地大,像影视作品里的大反派。

刘德成蹲在一棵杉树背后,听俩人的对话,这不听不要紧,一听吓一跳,这个声音太熟悉了!

第51章 第二十六章 急杵捣心 (上)

刘德成藏在杉树背后,偷听吉普车前的男人和王吉之间的对话,他离得太远了,听不清具体的内容,但是那个男人的声音却是如此地熟悉,他大着胆子,佝偻身子往前跳了两步,换到另一棵杉树背后,藉着月光细细打量。

没有错了,那个男人就是子从亮身边一个叫石高峰的人,当年因为翠儿事情拿表彰时,县里就是由这个石高峰负责和他联系一应事宜,石高峰的嗓音很特别,说话的节奏有点像越剧演员,音色忽高忽低的,他绝对不会听错。

这个发现让刘德成惊奇不已,石高峰找王吉,他们在密谋什么?实在是太令人好奇了,他又佝偻着身子往前走。

突然,一只手猛地抓住了他的手腕,吓得他差点叫出声,直到一阵熟悉的香味传来——是三美身上一阵清新的山林气息,三美踮着脚,把手放在他的嘴上,用气声说:“跟我来。”

刘德成被三美拽着手腕,大气不敢出,摸摸索索地跟在后面。

尽管月光并不十分明亮,三美的动作却矫捷得像一只野兔,熟练且快速地避开脚下的荆棘丛和小水潭,引领着刘德成快步往吉普车背后走。走了大概七八分钟,就听到很清晰的人声,三美伏在他耳边:“这里是下风向。”

刘德成恍然大悟,和三美一起坐在草丛里,就听到两人断断续续的说话内容:“能不能办?”

“这事实在是办不了,那冯玉斌精明着呢,还有那个刘三美和日娃,这几天真是一点机会都找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