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页

一碗水 南山 964 字 5个月前

除非这个人压根就不是本地的村民。

三美听到消息,这事要是真的,那人就是存心要一家三口中毒,还好是村民当场把人拦下来了,要是三个人在驾车途中毒发,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要杀人啊!

三美的后背一阵鸡皮疙瘩竖起,这件事的调性实在是太熟悉了,既像翠儿那一回,又像吴老师那一回,难道说又是何云道?

她不敢耽搁,当即在电话里答应冯玉斌,把林子外圈几个摄像头的视频资料都交给民警,办了这事之后,就马上约了董国华和日娃晚上在木屋见面。

公司刚成立的时候,董国华曾经邀约过三美搬来镇上住,可三美不愿意,总觉得守着山、每天都听着树互相摩擦的声音,她心里才踏实。如今采菌旅游发展起来了,她就更不能走开了,木屋现在又是住处又当办公室,地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件:彩旗、宣传册、登记单、一次性雨衣、胃肠感冒用品等等。

三美把桌上、椅子上一摞摞“有毒菌种识别”张贴画抱到一边堆在地上,才腾出来一点空间。

三人围坐在桌旁,把马皮泡中毒的事从头到尾一通分析,日娃最先骂出声来:“真的是没完没了了!”

董国华拍拍他的肩膀:“人活在世上,事哪有完的时候呢?见子打子

云南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吧。三美,你打算怎么办?”

三美抿着嘴,眉头紧紧拧在一起,她并不确定这是不是何云道的又一次“杰作”,可是采菌子的地点就在他的林地里,上一次伐桉树换自然林的时候,就剩他那边还剩一小片桉树林没砍了,后来就被他收回去了,桉树林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也就是说知道那片桉树林在哪儿的,除了向阳新村人,就只有何云道自己的人了。

可三美心里总有一种预感,何云道如今不像是会做这种事的人,虽然她不知道这种感觉来源于何处。

日娃看着三美的眉头,下意识用拇指在她额上抹了一下:“别皱眉头,你一皱眉头,我总感觉要挨骂,心里害怕。”

三美把他的手挥开,日娃知道她在想什么,冲着董国华说道:“我觉得这事不会是何云道干的。”

三美惊讶地抬头,日娃对着她得意地眨了一下眼睛:“他现在有孩子了,干不出来这么阴毒的事,要不他家那豆腐厂的事也不可能办成现在这样。”

董国华还想追问,日娃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我感觉,这些事都是冲着罗丽书记去的,你们好好想一想,这些事处理到最后,谁会先倒大霉?”

三美心里咯登了一下,不行,得进城。

三人特意抽了一天空,一起到县委找罗丽,已经三四天了,在县委门口静坐的群众还没有要走的意思,一排民警、辅警背着手,顶着烈日站在他们和政府门口之间,两三个医务人员在一旁待命。天气热得人喘气都觉得累,这群众要再有个好歹,那可不得了,子从亮授意底下人,临时从其他几个单位借了几个年轻人,来给在场群众搭上了遮阴棚、发酸梅汤和解暑药。

这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搞什么民俗活动呢!

三人径直走过静坐的人群,往书记办公室去。这一次周双双没有先让她们等待,她是被书记在临时工里挖掘出来,带来世平县一起上任的,对罗丽不仅有工作义务,还有私人情感,她比谁都急。上级的问责和调查已经开始了,这时候有人能来帮忙,她恨不得亲自把她们一个个抱到罗丽跟前坐着,于是没有先进门问一声,就直接敲了两下门,一把推开,将三人带进了办公室里。

办公室的门一打开,一阵茶香缓缓地飘出来,这阵香气像一种魔法,让人的心情突然变得舒缓许多,罗丽的脸被对面坐着的来客遮住了,她侧着身子,露出半边脑袋:“唷,你们仨怎么一起来了?”

这时那位访客才慢慢转过身来,竟然是何云道!

这就稀奇了,四个人和罗丽坐在一起——她办公室里不再是皮沙发,全部换成了木制品,伴着这阵阵茶香,乍一看几人好似正在茶楼谈心。

听了小半天,三美几人才弄明白,何云道和子从亮把政法系统和民间能用的人和关系全用上了,终于在几天之内找到了搅拌ᴊsɢ机驾驶员。现在子从亮不方便出面,何云道就拿着这个人,来和罗丽谈条件。

办公室里的场景很不寻常,明明是交换,甚至是要挟,可听着何云道和罗丽的口气,就像在谈论一件寻常事,对话和“我给你送个桃子”“那我用李子和你换”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交换的物件变成了搅拌机驾驶员和何氏豆腐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