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页

见钱龙锡被问得有些不知所措,韩爌出列道:“陛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义乃是华夏自古的治国之本,按照陛下您的《富国论》的说法,大兴商业,必然会助长商人,商人取利而舍义,一旦朝廷大力兴商,必然会使得礼崩乐坏。”

第205章 科教兴国,实践出真理

韩爌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这个问题之前就有提过,国企要开的时候,就有大臣在朝堂提过利与义的问题。

后世的人都觉得儒家是罪魁祸首,但孔子他老人家真的是冤枉的。

后人没事就喜欢拿孔孟出来刀枪,动不动就开始解说孔孟之道。

如果泉下有知,估计棺材板会压不住的。

爬起来每个人就是一巴掌:你们这些混账,别特么什么都拿老子出来说事!

例如,孔子从来没有反对过商业,也从来不反对墨家的工科。

例如,孔子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你的钱是用正道赚来的,就没有问题。

可后人怎么理解呢?

例如朝廷一说要做点生意,大明朝的士大夫就会站出来:与民争利,且取利有损朝廷威德,非圣道也!

例如国企这事,就有无数官员孜孜不倦从各地奏疏上来,要堆在一起,都能堆成山。

为什么说是意识形态出了问题?

就说商业这事,韩爌说,大兴商业,会助长商人,商人取利而舍义。

这里面的关键词,商人,利和义。

韩爌很简单的在商人身上贴了几个标签,商人一定是逐利的,有没有危害,有!

但不能因为有危害,就只看到危害的一面,而去回避它积极的一面吧?

这就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单一的否定。

这个问题在宋朝其实是没有的,宋朝的商业相当发达,国家80的税收是商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