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页

卫孟喜怔了怔,这……不是当年的“聋老太太”吗?

话说,当年枣子巷最阔气的一家,不是卫衡家,而是巷口第一家。

那里的房子最大,最宽敞,听说里头好东西也不少,是整个枣子巷的坏小子们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因为里头只住着一位聋老太太,无儿无女,没有人能说清她到底是多大年纪,就连街道办的来统计做人口普查也搞不清楚,因为她啥也不听,也听不见,谁要是进去她就抡起拐杖打人,街道办主任都给打出来好几次。

从那以后,大家就都叫她“聋老太太”。

可只有小喜知道,她其实不聋。

大家欺负她耳朵聋,也不叫她,胡同里开会啥的都把她撇出去,小喜就觉得,老奶奶跟她一样是个小可怜,小孩子的共情能力和同理心作祟吧,别人越是不叫她,她越是要叫,每次从老太太身边经过都会悄悄的,弱弱的叫一声“太太”,有时候还会问“太太今天吃饭了吗”,“太太今天开心吗”,“太太今天刷牙了吗”……

说得多了,仿佛自己也成了个小神经病,自言自语。

可就在某一天,这位“聋老太太”居然还真答应她了,说让她别问了,她耳朵都起老茧了。

小喜先是被吓一跳,后是惊喜连连,她觉着一定是自己每天风雨无阻的问候治好了老太太耳朵聋的毛病,恨不得奔走相告……可惜,这里除了聋老太太,没人会认真听她说话。

现在的卫孟喜一面震惊于当年自己的毅力,很明显人家是嫌烦,或者社恐,故意装聋的,一面也震惊于老太太生命力之顽强——现在离她最后一次离开枣子巷,已经二十年了,可她居然还活着!

要知道,当年就有枣子巷的老居民说过,这老太太起码是八十了,现在又过了二十年,岂不就是百岁了?!

胖婶听见声音,赶紧从厨房出来,搀扶着老太太,嘴里埋怨道:“你这老聋子,怎么就一点不省心,好好躺着不行吗,非要起来,可不许起了,啊,都说了煮熟会给你送到炕上的,你急啥……”

“小喜还记得太太吗?十年前你张叔看她一个人可怜,就把她接来咱们这里一起吃住了,有人说话难听,说咱们是图太太的大房子,你张叔气不过,当着街道办的面说,这房子咱们不要,以后真有一天太太百年了,房子就归街道办,充公!”

“还立下字句的,谁知他自己却比太太走得还早,这老天爷啊……”

卫孟喜感念这张叔一家子的善良与无私,心里也惋惜张叔去世太早了,正想着,那老太太忽然说:“我记得你,你是那个话痨丫头。”

虽然牙没几颗了,但说话却依然口齿伶俐,卫孟喜震惊的不止是她口齿清晰,还震惊于她居然还记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