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大宋的司法精神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129 字 3个月前

民情汹汹,舆论哗然。

为官者,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如今这种情况,如果上面的官员还认为能一句自杀而糊弄过去,简直是自欺欺人。

赵桓郑重的看向其中,有冤假错案不可怕,只要能纠错,整个社会还在有序运转。

最怕的就是“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也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但是他们依然在说谎。”

这是俄国最有良知的作家,索尔仁尼琴对腐朽黑暗帝国最精辟的总结。

把下民易虐阐释的淋漓尽致。

台上官员正在低声左右交流案情意见。

赵桓转头看向魏胜,问道:“对这案子你怎么看?”

魏胜果断说道:“那位判案的肃宁知县完了,国家有律法制度,容不得有人只手遮天。台上的官员就算跟他是亲朋故交也不敢冒大不韪公开救他。”

贺擒虎问道:“为什么?台上的都是清官大老爷,能为民做主?”

赵桓看了他一眼,说道:“你一个鬼神辟易的猛士,居然还相信为民做主这一套?”

贺擒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按诸夏上千年传统,底层百姓都把自己的全部寄托交给了为民做主的清官。

但他很快就想到了,当今官家最讨厌这一套。

他甚至不愿世人夸他一句明君。不期望百姓把期望寄托在英君明主身上,自然也非常厌恶父母官为民做主这一套。

魏胜执掌了皇城司,对人心、舆论要比贺擒虎更加了解,他说道:“国家奉行的是道德法制。即良法不悖乎人情。所以,你可以不相信任何官员,但可以相信豪强劣绅或许能猖獗一方,但绝对无法抹黑整个国家的正义与公道。”

“也就是如果天下人都觉得这件事错了,这名官员违法了,那这名官员一定会被问罪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