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页

为了在尽量降低自重的情况,增加坦克的防护力,所以,美国人就搞出来了1坦克的首下防弹的设计,车体上面,就和炮塔顶部一样,就是个薄装甲,主要的防护力,是靠下面来提供的,炮弹要过来,就打在下面好了。

这样的设计,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了,反正是给老巴搞,最新的设计,拿出来就好了。

当然了,如果要是又攻顶的弹药,那绝对悲催,秦振华就曾经给王教授提出过建议来,让他设计的反坦克导弹,可以在最后时候跳起来然后俯冲,直接来个攻顶打击。

不过,这种根本就是无解的,如果真的攻顶的话,加多厚也没用,现在依旧只要考虑常规的防护就可以了。

两种不同的设计理念,从看坦克的侧视图就可以看的清清楚楚,如果车体前方上部装甲是水平的,那就是一层薄钢板,压根没指望它能防住对面的炮弹打击,如果前面上部装甲是倾斜的,那就说明是把这层装甲作为主要的防护装甲了,里面会搞什么复合材料之类的高大上的东西,不停地塞满这种坦克。

现在,东方大国的其他坦克,都是后者的,利用首下装甲来防弹,这个理念还是第一次应用到实践中去。

贝格认真地考虑了一番,最终点了点头:“可以,我们先按照这个理念,造出来原型车再说。”

他没有完全的否定,毕竟这种设计1坦克也在用,说明还是足够可靠的。现在,他们既然已经开始拨款了,那么,就需要首先把原型车打造出来再说,看看实际的效果如何。

为了研发一款新型坦克,那就需要造原型车,就像是对面的印度人一样,阿琼坦克的原型车,好几年前就造出来了,然后呢?然后当然就是漫长的几十年的试车了。

通过原型车的测试,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巴现在要走的是第一步,先把原型车造出来,看看效果再说!

“至于它的炮塔,我们希望可以大量地使用现有的部件,毕竟这样的话,对我们的生产线改造最为有利。”贝格继续介绍着他们的要求。

老巴以前在生产69坦克的时候,就是瞄准了要生产先进的三代坦克这个最终的目的的,而且,他们的国家经济情况也决定了他们不能浪费,现在生产85坦克,也是用了不少以前的坦克的零部件和方案,现在,在生产哈立德坦克的话,当然也要尽可能多的不改动以前的生产。

秦振华点点头:“我们会尽量考虑到这个需求。不过,鉴于目前的设计理念,我们将会为哈立德坦克增加一层反应装甲防护,由此来提高坦克的防护力。”

“反应装甲,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贝格听到这话,顿时就是一喜。

在贝塔谷地的战斗中,以色列的部队大显神威,同时,以色列的坦克披挂着反应装甲上马,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战后,各国都开始研发反应装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