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5页

除此之外,正一宗、玄女宗也派出援军,总计约四百余人,正在前往蜀州的路上。

道门出征,自然不能与动辄数万人的大军出征相比,加起来不过千余人。不过这千余人着实不容小觑,最少也是抱丹境的修为。三百余妙真宗弟子,擅长符箓丹道,这次就是由妙真宗提供丹药规避瘴气,还精通破解阵法,若是有什么损伤,他们也能救治。三百余蜀山剑派弟子,擅长剑道,杀力最重,还能结成剑阵应敌,真要到了正面厮杀的时候,他们便是主力。再有就是三百余唐家堡弟子,擅长机关、暗器、毒药,进可攻退可守,若是败退,可以由这些唐家堡弟子殿后布置陷阱,阻截敌人追击,若是进攻,也可以从旁偷袭策应。

除了这些普通弟子,顶尖高手也不俗,抛开秦素不谈,兰玄霜是当之无愧的天人造化境,齐饮冰、唐婉、季叔夜也都是天人境的大宗师,再加上儒门以司空道玄和紫燕山人为首的精锐高手,实力相当不俗,甚至可以媲美一个当世大宗。

如此大的动作,自然成了江湖上的一大盛事,而且不同于前几次,既不是道门内斗,也不是儒道相争,而是讨伐魔道中人,谁都知道如今魔道式微,自然谁都乐意踩上几脚,有功无过,不必担心自己站错了队被秋后算账,于是许多江湖散人也汇聚而来,尾随其后,使得这次讨伐魔道中人的声势更为浩大。

至于江湖中人为何会认定魔道中人是软柿子,这些年来魔道中人销声匿迹是一回事,关键是没有长生高人亲自前往,往前细数,地师偷袭大真人府、老天师讨伐北邙山、玉虚斗剑、大真人府之变,哪次没有长生高人参与其中?这次没有长生高人参与,就说明魔道中人不足为虑,远不如前几次江湖纷争。

另一边,秦素已经与李凤、陆雁冰先一步前往光明教的总坛。

其实早年时的光明教并非现在这般,虽然三教中人并不怎么认可,但至多称呼一声旁门左道,还到不了魔道的地步。

之所以如此,有两点原因,一是方十三的起兵,二是五魔教主的倒行逆施。起兵就不用多说了,大晋年间,儒释道三家都支持朝廷,反对朝廷很难有好下场。如果说方十三的起兵是在朝廷层面否定了光明教,那么五魔教主后来的种种作为便是在江湖层面否定了光明教。

其实方十三起兵时,朝廷已经十分腐朽,故而许多江湖中人还是称赞方十三乃英雄豪杰,并不将其视为魔道中人,最起码是有争议。关键是五魔教主后来的种种行径,已经背离了光明教的教义,汲取了大量的巫教野蛮手段,开始采集生魂、活人献祭,以此速成,犯了江湖中的大忌,最终被彻底归入魔道之中。

到了这一步,光明教已经名存实亡,彻底成为五魔教主的私产。教内弟子也不再信奉太平祖师和光明之神,只信奉在世称神的五魔教主。到了今日,甚至许多光明教弟子都以为五魔教主就是本教的开派祖师,已经活了上千年。

在李凤的带领下,三人并不走大路,而是走崎岖小路。这些小路本就隐蔽,而且十分崎岖难行,稍有不慎便要坠落山崖,死无葬身之地,所以走不得大队人马。不过比起大路,小路算得上捷径,全力奔行,不逊于御风而行。至于为何不用“阴阳门”赶路,则是因为魔道中人已经开启阵法,扰乱五行,混淆阴阳,便是自己人也不能通过“阴阳门”等手段进出其中。如此一来,道门中人只能强攻进去,而不能神兵天降。

三人进入南疆境内大约百里之后,遇到一座风景秀丽的寨子,不同于西北、辽东那种为了抵御金帐骑兵而修建的堡寨,这座寨子由一幢幢吊脚楼构成,寨子外则是依托山势而修筑的层层梯田,绿油油一片,赏心悦目。

三人在寨子外停下脚步,李凤指着寨子说道:“这里也有我们的许多信众,充当耳目,若是有外人经过,多半瞒不过他们。”

秦素微微点头,并不说话。

此时秦素已经换了一身装扮,完全是李凤随从的模样,还背着装作重伤的陆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