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欧洲局势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586 字 2个月前

殊不知,科伦坡也在讨论着锡兰的局势。

荷属东印度公司退出了南洋,一步直达印度地区,可以说是几千里。

即使商路得到了保障,但殖民地利益也不容小觑,亚洲的东印度公司迫切地需要一个新的中心。

“诸位,科伦坡虽好,但却远离了印度大陆,葡萄牙和英格兰人却是成立了不少商站!”

“仆从军的数量也不够,无法给予更多的帮助!”

总督对于科伦坡的偏僻颇为不满,这里物资贫瘠,虽然地处海上要道,但比巴达维亚差多了。

没有足够多的土着驱使,让科伦坡的建设停滞不前。

要知道,巴达维亚的爪哇岛,可是有几百万土着呢。

“总督阁下,我以为公司目前的方向,只能是印度,那里拥有肥沃的土地和极大的市场,贵族们骄奢淫逸,能为公司赚取更多的金钱!”

六位委员中,其中一个秃顶委员倾向于印度。

在东方,荷属东印度公司设立印度委员会,包括总督在内,共有六人。

以前是巴达维亚,如今是在科伦坡。

印度委员会管理着亚洲的各大商站,拥有独立的议会和法院。

除了义务每年向本国的十七人会议提交报告外,可谓是独立王国。

“莫卧儿帝国太大了,态度模糊不定,不宜将总督设在半岛!”

这时,另有短须委员反驳道:“锡兰是最合适的地方,它孤悬海外,除非海上的船队能打败我们,不然的话丝毫影响不到科伦坡。”

“这里是印度最大的岛屿!”

“那锡兰怎么办?”委员立马逼问道。

“锡兰,打就是!”不屑的语气在短须委员口中言语出:“几万土着,轻易就能拿下!”

秃顶委员则冷笑道:“这里是大明帝国的国土,附属国,你这是准备向大明宣战吗?”

这下,瞬间冷场了。

总督犹豫片刻,缓缓道:“为了公司的利益,不宜与锡兰有冲突。”

“不过,我们可以与锡兰签订条约,永久割让科伦坡等地,甚至达成攻守同盟,保护他们的海上安全!”

“先生们,到时候我们会拥有两万名齐整的雇佣军,只需要支持微薄的钱财,就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效力,而不用担心反叛。”

“我同意!”“同意!”

六人组成的印度委员会,立马就投了赞同票。

这边锡兰得知荷兰人想要结盟时,一时间有些愣住了。

他的弟弟朱定则兴奋道:“如果荷兰人愿意开放商线,那么我们每年的收入将会翻上一倍。”

“同时,借由荷兰人的船只,可以更好地从东方运来更多的汉人,充实锡兰。”

楚珂则附和道:“除此以外,荷兰人还会提供必要的借款,为我们招来必要的工匠。”

“大王,其实锡兰可以跨过海,向着印度征讨,那里的泰米尔人是一片零散……”

听着他们的言语,朱赐淡淡道:

“其实,也没必要执着于统一全岛,这里又不是中国,大一统没必要,身边有个盟友帮忙也不错!”

“印度,毕竟更富庶!”

“没错!”“是的!”

轻易间,所有人达成了共识。

面对控制整个印度贸易的霸主,所有人觉得与荷兰人结盟是最正确的选择。

西历1676年,五月初六,荷属东印度公司与锡兰王国达成同盟条约,成为盟友。

这是锡兰第一次出现在欧洲人的视线中。

此时的欧洲,法荷战争正如火如荼。

法国为首的法兰西王国、英格兰王国、瑞典、明斯特主教区、科隆选侯国。

反法同盟的则是对阵荷兰共和国、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丹麦、勃兰登堡-普鲁士。

1672起,这场战争持续了四年,荷兰人将法国军队全部赶出了国土,但损失了大量的精锐士兵。

自然而然,这场战争在德意志地区继续进行。

瑞典从后方突袭入德意志,普鲁士击败了大瑞典,在欧洲显赫一时,同时英国被迫退出英法同盟,法国声势大落。

但实际上,从1674年开始,反法同盟就败多胜少,甚至迎来了真正的关键:

奥古斯塔海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