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联姻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015 字 6个月前

福王小脸皱成一团,从内到外的不愿意。

但却由不得他。

福王的就藩之地,并非是什么南亚或者西北,而是漠北车臣汗故地,统领数万帐牧民。

北海总督府和漠北将军府齐心协力,再加上朝廷的物资供应,从而共建福国。

福王的藩国,就只有一城罢了。

而偌大的草原,也只能供应一城。

虽然国土狭隘了些,且民众较少,但也是不得不为之。

这是对于藩国的第二种尝试。

第一种那种分藩建国,朝廷进行打包服务,其对大明国力的消耗实在太大,每建一国,没有两三百万块下不来。

长此以往,恐怕除了绍武朝,根本就持续不来。

这时,以一城为一国模式就得到了尝试。

建设一城,多不过三五十万,少则十来万,这点小钱无论在哪朝都能轻易的拿出来。

前明时期的亲王府个个都比这多,都能坚持下来。

所以朱谊西心中算计,沿着北海总督和科尔沁将军府附近,建立一连串的藩国,也叫做城国,形成一个个的要塞屏障。

当然也可以叫做据点。

这些地方朝廷完全没控制力,还不如交给藩国进行开荒。

成本低,易就国,好控制,能扩张,这是必然的选择。

当然对于藩王来说,这些地方贫瘠而又苦寒,简直是找罪受,肯定心里不愿意了。

但这是君命,不得不从。

而福国就是这个实验地。

用过了晚膳,又是喜闻乐见的选妃时刻。

朱谊汐徘徊很久,心里很难抉择。

只有姓名而无相貌,这让人怎么选?

翻牌子这玩意,还是朱谊汐创造的,不然的话按照明朝的规矩,皇帝得自己选。

这也就造就了一旦妃嫔留下印象不够,就很难被临幸,从而孤寡一生。

所以借鉴清朝,朱谊汐采用了翻牌制。

且,与清朝不同,朱谊汐要求凡月内临幸过妃嫔,牌子都往下放,未曾临幸的则往上,避免不公。

某种意义上来说,朱谊汐心中一直秉承公平公正原则。

这般,呈现在朱谊汐面前的牌子托盘,竟然有三四尺长,由两名宦官托着。

后宫佳丽颇多啊!

想了想,朱谊汐索性也不看了,直接闭起眼睛,在前面随便摸了一个:

“李选侍!”

朱谊汐有些懵。

一旁的刘阿福多懂皇帝心思,立马凑过来低声道:“爷,是前阵子入宫的朝鲜公主。”

朱谊汐恍然。

朝鲜、日本也惯喜欢送女入宫,从而联姻,从而关系紧密。

毕竟绍武皇帝年不过四十来岁,看上去还精力旺盛,至少还能御国二十载,关系紧密没坏处。

对其相貌,朱谊汐已然无印象,尤记得年不过十六,带点婴儿肥,眼睛如一汪春水。

进宫数日,这段时间也就没去其地,依旧保留着处子之身。

“就去吧!”皇帝随口道:“雨露均沾嘛!”

步辇启程。

在明时,只要天渐黑,嫔妃所住的宫门前,都挂起两只红纱笼灯。

待皇帝临幸某宫,则该宫门上的灯卸下来,表示皇帝已选定寝宿的地方。

于是,负责巡街的宦官,传令其他各宫均卸灯寝息。

而失意的嫔妃们只得灭掉希求宠幸的红纱笼,明晚再重新挂上。

电影大高灯笼高高挂,其实也不是瞎扯淡。

傍晚,李筱竹端坐着,即使一桌菜肴香气四溢,比在朝鲜强数筹,但她却没什么胃口,令人撤去晚食。

“公主,晚上时间长,您可得多吃点啊!”

随同她而来的侍女忙劝道,口中的朝鲜话让她有些舒适。

“入宫多日,皇帝陛下看都没看一眼,看来我这次来北京是错误的。”

李筱竹作为孝宗李淏的庶长女、朝鲜的淑宁翁主,当今朝鲜王的妹妹,在一众姐姐年岁不合适嫁人后,她则早早的被选下。

早在她十岁的时候,宫廷之中就已经开始教导她明朝的礼节,官话,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