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交换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030 字 6个月前

“不过,漠北设为漠北将军府,统领其地军政,但要受到漠北总督管辖。”

说着,皇帝又道:“绍武以来,分藩建国已成惯例。

昔日喀尔喀三部,车臣汗部被满清占据,其地依旧残留着不少的部落,如若不管,异日怕又为大患。”

“所以,我意以其地,建立亲藩,其名为福国,正好福王仁孝,去之藩,奉祀燕系香火。”

这种事,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

没有人想跟皇帝对着干。

“不过,这北海总督,各位卿家可有人选?”

谈完了前奏,正戏就来了。

几人眼神交流了一番,各自有心思。

内阁对外一体,内里却七零八落。

朱谋作为首辅,他站起身,恭声道:“臣以为,北海总督之职,须得军、政共重,不仅要能抵挡满清反扑,还得治理北海其地。

臣以为,吏部右侍郎赵郎星为人谨慎小心,历任知府、巡抚,民事娴熟,又粗通军务,可委其任。”

皇帝面色不变,看向了冯显宗。

后者不敢马虎,忙起身道:“臣以为首辅所言不差,文武俱全才能镇住那群鞑子们,臣以为赵侍郎固好,但仍有一人强于他,或者说是最合适。”

“哦?谁?”

朱谊汐来了兴致。

“刑部侍郎王夫之。”

谈到其人,冯显宗可谓是滔滔不绝:“其人时称为疤脸进士,为人廉洁,更是屡次考评为优,历任地方、朝廷,昔日担任知县,就干指挥巡防营平定水匪,使得地方安宁……”

“臣以为,其性格果敢,仁孝闻名,实乃最佳人选。”

听到其言语,朱谋暗叫不好。

他这个时候才想起来,皇帝曾经夜访文渊阁,就曾夸赞过王夫之,比赵郎星强了不止一筹。

堵胤锡这时候则插了一刀:“臣也以为王夫之甚好。”

到了阎应元,他只能道:“臣汗颜,心中并无人选。”

二比一。

朱谋愤恨地看了一眼阎应元,对其的恨意超过了冯显宗和堵胤锡二人。

阎应元余光见之,心头一紧,暗叹不止。

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装作没看到。

皇帝思量着二人,似乎并没有看到下方四人的眼神交流。

“就是王夫之吧!”

“陛下圣明!”

几人附和着。

旋即,又说起了漠北将军的人选。

对此,大获全胜的冯显宗几人并没太争,朱谋举荐的庐州侯熊英杰成了漠北将军。

围绕着科尔沁将军,最后皇帝考虑到镇抚的效果,所以让察哈尔总兵王纯青担任。

察哈尔则一日不能没总督,其临近京畿的重要性,故而堵胤锡举荐了前吕宋总督,如今的礼部左侍郎金堡。

这般一来,大明拥有两京,二十五省,四大将军府(吉林、黑龙江、漠北、科尔沁),三大总督府(察哈尔、吕宋、北海),拢共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单位。

同时要注意的是,总督府和总督是两个概念。

总督府基本在边疆,属于军政一把抓,是当地的一把手,权力较大,也比较自由,一般不设巡抚。

而总督,如陕甘总督,两广总督,则主要负责一省或者数省的军事,对于麾下的巡抚,布政使等官,不具有领导权,只能要求其配合。

两种总督在官衔上的区别很大。

边疆总督一般都加有都察院右都御史衔,而内地总督则多加兵部侍郎,或者尚书衔。

将军府和总督府的区别在于,将军府下面有设布政使,学政等官,可以说是加强版的巡抚;而总督府是军政一把抓,只有六厅理政,属于佐贰官,权力更为集中。

将军可以应急指挥军队,镇压叛乱,对于底下的官员具有监察权,但没有任免权。

在独立上,则是总督府大于将军府大于总督。

财政上,则都是五五上缴,甚至因为赋税,还能三七开,较内地的自留更大些。

可以说,总督府才算是真切的封疆大吏。

不给权力不行,在没有电报电话的年代,如果事事请奏,黄花菜都凉了,专断之权是必不可少的。

故而,将军多用武将,总督则是文人。

接着,又商议起了对于北海之战的封赏。

作为主帅的陈东覆灭满清之奉京府,拿下北海,立下大功,足以晋封为公爵。

皇帝思量片刻,才道:“就为平国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