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晋绥总督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016 字 6个月前

说到这,其笑容格外的灿烂。

花费近十年的时间驯服察哈尔人,这是极为辛苦的,但孙长舟做到了。

一是依靠强大的边军,二是依靠利益,由切香肠一般,不断得让其屈服。

到了最后,蒙古贵族的实力,已经不到察哈尔的三成,而且还极为分散。

“只要长期施行百户制,蒙古大治不远矣。”

最后,其总结道。

皇帝微微颔首,表示满意。

对于草原的政策,主要是就是百户制。

将牧民从贵族手中解脱,建立特色的草原官僚体系,朝廷对察哈尔的统治就稳固了。

佛教的驯服、贵族的拉拢等,不过是辅助手段罢了。

铁羊钱虽然是主要手段,看起来挺顺利,但顽固不化的贵族却不在少数,很是考验手腕。

这一切,孙长舟都完成的不错。

从漕运总督,再到宣大总督,察哈尔总督,孙长舟都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个顶尖人才。

但是谁能想到,他一开始就是个落魄的锦衣卫百户,在病营里准备等死呢?

朱谊汐一时间有些浮想联翩。

“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听得皇帝问询,孙长舟一愣,他哪里有什么打算,还不是得听皇帝的。

但他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道:“臣想告老还乡。”

“你才五十来岁,还不到六十,养老太早了。”

皇帝闻言,摇摇头,直接否决了这项意见。

不过他见孙长舟鬓发皆白,倒是心有不忍,开口道:“朕不离不开卿家啊!”

孙长舟心中一叹,他就知道是这样。

皇帝麻利地说道:“朕决定废除绥远总督一职,设晋绥总督,卿家即为第一任晋绥总督。”

他语重心长道:“绥远的蒙古人,还需要卿家来治理啊!”

绥远位于山西大同以北的阴山地区,还是占据着河套的东套,境内多是蒙古人。

相较于察哈尔近在京畿,朝廷方便治理,而绥远就有些远了,总督很难彻底治理。

这时候,把山西和绥远一起组合为晋绥地区,这不是皇帝的心血来潮,而是早就计划好的。

晋绥总督的设立,不仅可以方便草原贸易往来,到时候更是可以借用晋兵镇压叛乱。

移民屯田什么的,也是更加方便。

除此以外,皇帝决定还新设云贵总督,两广总督。

云、贵不用说,两省都比较贫穷,穷山恶水,合一起也好镇压。

两广总督则不在于广东,而在于广西。

广西的瑶、垌等土司较多,人多地少,治理难度极高,上千年来不知道多少叛乱。

用广东的钱财去镇抚广西,这是非常合适的。

朱谊汐想起清末的那么多总督,不得不说其中的政治智慧是极高的。

还有的就是闽浙总督,一个穷,一个有钱,互相填补;陕甘总督,一个人少,一个人多。

四川总督,专门负责西南土司和高原地区,在这里设个总督也是有必要的,方便调集财力物力出兵高原。

朱谊汐暂时对闽浙总督、四川总督不感兴趣。

福建有台湾泄人洪,西南有康国、卫藏国互咬暂时不打紧。

等等,陕甘总督倒是有必要的,只不过还要添加为陕甘宁总督。

这三地各有缺陷,确实需要紧密联系。

至于为何不怕总督割据一方?

那是因为各省还有巡抚、布政使等官,官阶相差不大,总督并不是他们的直接上下级。

而总督主要职责,就是管理军队协调,能够及时的镇压叛乱。

孙长舟把皇帝带回了北京,距离会试开始只有三天时间了。

会试三场,每场三天。

绍武初年持续的科举改革,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贯彻到了乡试,只有童子试还在沿用旧例,只考八股。

在新式科举下,会试依旧是三天,三场,考试的内容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例如在之前,主考官、同考官,需要一起阅览三场试卷,加一起数万份,上千万字,可谓是昼夜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