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信仰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150 字 2023-03-27

数天后,五千名安西巡防营千里跋涉,来此驻守浩罕,看住这块大明的踏板和前进基地。

李定国带着三万大军,一人三马,沿着锡尔河向着西南进发。

一路上风卷残云,小城、乡村无不屈服,犹如纸糊的一般,毫无防御力可言。

虽然是中央集权式的国家,但整个布哈拉汗国只有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两座大城市,余者都是中小封建主们瓜分。

某种意义来说,阿斯特拉罕家族也不过是最大的封建主罢了。

如此一来,中央的兵马溃败后,其余的部落、奴隶主们纷纷乞和,缴纳了粮草和金钱后就放行。

几乎是游行一般,李定国就带领大军来到了撒马尔罕城外,这座布哈拉汗国第二大城池,在河中地区享誉盛名的城市。

位于泽拉夫尚河谷地撒马尔罕城,人口多达十余万,是花剌子模、帖木儿汗国时期的国都,影响极大。

“轰隆——”

成吉思汗去世数百年后,撒马尔罕城又一次遭受了轰炸。

不过之前是投石车,而如今则是火炮。

李定国之所以不畏艰险,就是因为他从安西携带而来的绍武野战炮,三四百斤的重量,马车即运,长途奔袭也成了可能。

只是在浩罕地区没有显威,而如今在固守待援的撒马尔罕城,终于露出了峥嵘。

坦率的说,即使火炮再凶猛,但对于城高池深的撒马尔罕来说,只是挠痒痒。

但其威慑,却足以让人胆怯惶恐。

城中心的兀鲁伯神学院、吉利亚-科里神学院,舍尔-多尔神学院,三座神学院,更是绿教世界的顶级学府。

也因此,其中记录成吉思汗的破城的文字也清晰可闻。

“巨大的石头如同天上的流星,不断地击打着城墙,一片片凹陷的墙面,似乎是在哭泣,但却无可奈何……”

教长聚集所有的老师,学生,朗读着这些历史书上的文字,耳畔传来的轰炸声,似乎是当年成吉思汗去侵的重现。

所有人都胆颤心惊,脸色煞白。

对死亡的恐惧,已然超过了一切。

“和平,我们需要和平。”

一个老师昂首道:“曾经蒙古人也统治这片土地,只要明人允许我们保持信仰,献出一个完整的撒马尔罕又何妨?”

这番话如此的义正言辞,让人折服。

所有人都同意了。

很快,神的仆人们威逼着城主府。

后者胆颤心惊下,不得不屈服。

撒马尔罕城门洞大开,派出使臣。

“只要您保全我们的财政和安全,并且不会要求我们改信,那么撒马尔罕将会为您敞开。”

李定国一时间感到诧异和不可置信,但却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

对此,他自无不可。

一时间,撒马尔罕城一片欢腾。

……

而此时,台湾府。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台湾府由之前的四县,扩张到了如今的六县,分别是大员县、澎湖县、淡水县、鸡笼县、嘉义县,以及剿灭大肚王国而设的彰化县。

至于人口,紧紧依靠福建一省的移民,其就膨胀至百万,可谓是发展迅速。

其府治大员县,更是繁荣,竟有三十万人,可谓是台湾府第一县。

“神父,到台湾了。”

宽阔的码头上,一艘艘商船密密麻麻,两万整个港口占满,不断地进出,吆喝声不断,以至于热浪袭人,几乎让人倾倒。

南怀仁将衣襟敞开,躺在竹溪上,不断地摇曳着手中的蒲扇,听到这声喊话,他浑身一震:“真的?”

“是真的,神父,您快起来吧!”

水手客气地说着:“大家都开始下船了。”

“好的。”他忙收拾,系上扣子,又恢复了端庄模样。

船上虽然狭窄,但作为耶稣会的神父,他地位颇高,拥有了一间不下于船长的卧室。

拎起行礼,打开房门,水手依旧恭敬地在门口候着。

“我帮您吧!”水手忙拎起两个大木箱,然后跟在身后。

南怀仁感谢了一句,然后施施然地走出船舱,来到了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