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减租减息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1188 字 2022-10-31

历史书上说的好,法律成立的根本,不是为了保证什么公平自由,而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所以,衡量一个国家的诞生,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监狱。

扯远了,反正在这个封建时代,谈皿煮,自由,法治,人权等等,都他么不合时宜,只能水土不服,自我爆炸。

如果穿越而来,他不做皇帝,非要做什么总统,那他么不就白穿越了?

“减租减息必然是要做的。”

皇帝摸了摸下巴上的一层短须,思维又回到了这项政策上:

“这就如同后世限租,得利的底层百姓必然能够喘口气,丰年能多存点粮,灾年就能多熬几个月。”

“百姓们抗压能力强,造反可能就越低。”

“弄,必须得弄——”

母庸置疑,这是一项好政策,可同时也是一项艰难地政策,虽然比不上分土地那样要命,但也形同割肉。

虽然士绅们多是读书人,但严于律人,疏于律己,这是常有的事,言行合一的太少。

所以,他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官僚系统,才能持续地推进这项政策,不然的话就流于表面,名声上好听罢了。

不过在这之前,得了解下田租方面的知识,直接减租减息,太过于片面了。

“宣张祺入宫。”

皇帝一声令下,内务府掌事大臣跑断腿。

张祺火急火燎而来,谁知道皇帝却满脸澹定,他一时间摸不清头脑。

“民间的租子,你可知详情?”

突如其来的一句话,着实把张祺问懵了。

陛下是布衣啊,怎么会不懂这些?

对了,人家到底是宗室出身,一直待在西安城,就没在田垄间拔过草,自然不懂。

张祺拍了拍衣袖:“回禀圣上,老臣家中也有几亩薄田,倒是了解一二。”

几亩薄田?几万亩吧!

朱谊汐懒得找茬,直接聆听。

张祺也不敢瞒着,一五一十地道来。

地租分为三种,其一是以劳役作租,免费为地主劳作一段时间;其二则是实物纳租,多在北方,缴纳的是粮食,且又分为分成制和定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