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爵位动人心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1111 字 2022-10-31

这是从湖广幕府时期制定下来的规矩,沿用至今,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军功体系。

一场战事,会参谋司会先对战事的难易程度进行估量,从而划定基础功勋。

随后战毕,对每一协(三千人)功劳进行评比,分为首功、次功、末功,理论上来说首功只能有一部。

在基础功勋上,首功加两点,次功则只是加一点,末功只能拿基础功勋。

普通的将士可以用功勋点换土地,一点两亩地,也可以换取钱财,一点一块钱圆。

这不仅包括了战兵,军法官们也是享受同等待遇,甚至后勤、伙夫等,也减半享之。

强调的是集体利益。

而之所以土地那么便宜,这是在幕府时期,财政困难,优先用庞大的荒地来分配军功,减少钱粮支出。

而将领们则因为三等功勋的不同,从而评比爵位。

最低等的男爵晋升,基本上在营正之中产生,因为其计算的是集体功劳。

如,男爵,就必须指挥所在单位斩首六成以上,死伤小于三成,才算是获得。

只会五百人的营正,必须在正面战场至少杀掉三百人,自身损失小于一百五十人,才算是有资格获爵。

也就是说,最少是一比二的杀伤比。

而这只是对战正规军的要求,如果是土匪,乱民,那标准甚至会达到一比三,一比五。

而子爵的评比,则多在游击将军之中,亦或者说,他们是战场上的基本作战单位。

晋爵的标准,除了变为攻城战要斩首三千以上,野战斩首二千之外,还加上了必须条件——首功。

只有首功加标准,才能真正的升爵。

如果说首功不止一人,那就比资历,再比斩首数。

就像今日,史进宝即使拿下首功,也因为斩首数不够,必然想要再战。

而那些底层军官们,也想获得爵位,再次进行战争。

就连骑兵参将尤世禄,也想继续再战。

作为义国公尤世威的弟弟,尤世禄其实也一直憋屈。

由于明军之中,骑兵甚少,再加上机会的缘故,他的爵位一直停在伯爵不动,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后起之秀跃居头上。

“世国兄,咱们还能打吗?”

尤世禄看向一旁的副参将,同样也是伯爵身份的王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