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平逆总兵吴三桂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1089 字 2022-10-31

李淏咬着牙,捶打着城墙,又走近那冰凉入骨的红衣火炮,爱不释手地抚摸着,良久,他才平缓过来:

“这些逆贼,到底也是朝鲜兵马,可惜,到底是从了贼,不可用了。”

城外的朝鲜兵,自然是遵从汉城的朝鲜王旨意办事,虽然是洪承畴在控制全国,但普通而愚昧的士兵,又怎么会知晓呢?

由于衣服样式一样,所以为了区分两军,平壤让己方兵士们,效仿明军在脖子上系上红色三角巾,以示复国之决心。

“殿下,兵卒愚昧,不可殃及太深。”

李时烈走上去,拱手道:“这些兵马,到底是朝鲜的元气根基,待汉城光复,此等之兵,岂不是我国之幸?”

其余的诸臣也纷纷求情,李淏这才罢了,不再提之。

之所以如此,实在是利益使然。

一旦定为从逆,作为军官的贵族两班们,日后定然沦为贱籍,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两班贵族们哪个不是亲戚往来,岂能冷眼无情。

当年太祖李成桂不立大功在身的儿子李芳远,而改立幼子李芳硕,这立马产生动荡,第一次王子之乱爆发。

太祖李成桂逃到了老家咸境道起兵,与太宗李芳远对峙,后来朝鲜五百年,咸境道几十万百姓就一直是二等人,屡次造反。

如果真的被认为是逆党,成为贱籍,这些两班贵族牵连太多,哪家没有姻亲,甚至会引火烧身。

再者说,两班们分头下注,无论是哪一方赢了肯定不能赶尽杀绝,不然下次就不好玩了。

“八旗朝鲜,满清真是用心险恶。”

宋时烈抬头道,双目满是愤恨:“满清这是阳谋,殿下可不能信从,不然就着道了。”

“我明白!”李淏叹道:“就连八旗汉军都有,添加一个八旗朝鲜又能如何?”

“建奴可恨,可恨——”

实际上,满清八旗中的朝鲜人不少,一个是助明朝攻打满清时的俘虏,另一则是主动归附的朝鲜人,如咸境道人士。

但如今八旗朝鲜的设置,则是其明目张胆地想要吞并朝鲜,野心暴露无遗。

试问谁不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