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章 走好路才重要

祝守一觉得若是阿九是和他一样的品味,那么炳叔的品味就让祝守一不敢恭维了。

这时候的炳叔居然是要他讲讲“沙师弟”。

其实祝守一觉得这个角色不是没有能说的点,但其实他并不太喜欢就是了。

不过这里炳叔想听,祝守一自然也会说一说的。

其实卷帘大将这一生初期高开高走,中期被贬成魔,末期位列仙班,可谓人生五味皆具,世间风霜饱尝。

一、打碎琉璃盏:死罪侥幸逃活罪真应得

关于卷帘大将被贬下界的原因,在西游记当中交代的很清楚,原文第八回:

那魔告道:“菩萨,恕我之罪,待我诉告。我不是妖邪,我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

卷帘大将自述的很清楚,就是因为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才流放至流沙河。这个琉璃盏是个什么东西?其实一般就是皇家贵族点灯照亮的用品,也就是咱们平常用的台灯,本身并不是一个多么重要值钱的物件。但是中国有句俗语叫:

“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

要是平常打碎了就碎了,没什么大不了,作为玉帝的贴身侍卫长,这点儿面子玉帝肯定会给的。但是卷帘大将早不打晚不打,偏偏在蟠桃大会上打碎。

蟠桃大会是什么?是天界一年一度三大势力聚会碰头,确定来年工作计划的盛会,其实就相当于开大会。

你想想吧,当大佬在前面郑重其事的宣讲工作计划的时候,旁边上了个人,把他旁边的台灯给碎了,这不就相当于在全体天界的神仙面前啪啪打玉帝的脸嘛,这能饶得了?

要知道在封建时代惹恼了皇帝,杀头都是轻的,腰斩的有之,康熙朝进士俞鸿图,因泄露考题被雍正腰斩,结果一到刀两断之后没直接死,手指蘸着自己的血,连续写下七个“惨”字,当场者无不毛骨悚然;凌迟的有之,明末刘瑾,明武宗赏了三千三百五十七刀,连续割了三天,第一天割完了三百五十七刀,这家伙回到大牢他还喝了几碗粥,但是第二天割了数十刀后气绝身亡,剩下还得继续割,最后剃成了干柴棍;诛杀十族的也有之,方孝孺自己死了还不行,还得带上亲戚朋友同窗。从这个角度上讲,单单的被个人砍头实际上是对犯罪者的一种恩典,至少死的痛快,还不连累别人。

身为明晚期人士的吴承恩,自然对大明官场一些事情必然很清楚,沙悟净在玉帝震怒之下逃脱死罪已经是万般侥幸,再流放而不受皮肉之苦,纯属异想天开,所以每七日万剑穿心也是应有之意,没有什么值得可怜的。要是没有这万剑穿心,反倒说明玉帝极度偏袒卷帘大将了。

二、平凡且特殊:幸遇眷侣还有一女。

也许是卷帘大将在流沙河吃攒的九枚头骨和其超高情商的语言艺术太过突出,大家通常忽视了其真实的出身,原文第十四回:

沙和尚合掌道:“老沙原系凡夫,因怕轮回访道。云游海角,浪荡天涯。常得衣钵随身,每炼心神在舍。因此虔诚,得逢仙侣。养就孩儿,配缘姹女。工满三千,合和四相。超天界,拜玄穹,官授卷帘大将,侍御凤辇龙车,封号将军。”

说沙悟净“平凡”因为在《西游记》主要情节开始之前他就是一界凡人,因为怕死所以寻仙访道去修行,后来运气特别好,碰见一个修仙的媳妇儿,还生了一个姑娘,并因为这段仙缘而功德圆满,飞升天界。

沙悟净要说特殊,他可能是佛家这一票人里边,唯一有过正常人家庭生活的一位。在整个光棍儿耸立的佛家有这么一位,也真是卓尔不群了。但要注意的是,沙悟净的女儿是在其成仙之前诞生的,纵观整部《西游记》没有任何位列仙班同时还能生儿育女的桥段(奎木狼是先为妖后生子),细思则极恐(后文详细解读)。沙悟净的人生轨迹特别像《雍正王朝》里的张五哥:前期九死一生,中期飞黄腾达,晚期守墓隐居,异曲同工。

三、降妖禅杖:非金非铁月桂梭罗。

大家通常受八六版西游记的影响,认为悟净拿的那把降妖禅杖是金属制品,实际上原文当中说的很清楚。

在二十二回流沙河之战之时,勿进小卷帘大将向八戒透露了自己武器的来源:实际记上就是一根月桂的树枝所制,纯木质武器。

但是这里衍生出来一个非常奇怪的桥段,就是这二位一个是卷帘大将,一个是天蓬元帅,居然互相不认识,这是不是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