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过程

祝守一其实说了这么多,此时问起陈教授,他倒是更喜欢唐僧这个角色。

祝守一觉得该不会是因为两人都姓陈的缘故吧。

但该说不说,祝守一对于这个角色其实是觉得尚可的。

至少他是有作用的呀。

那么说起唐僧的作用的话,祝守一觉得可以用前进的箭头赖形容。只有唐僧才能取到真经,因为只有他才是李世民派出去的。

西天取经的直接动机是李世民游地府复活后,要超度战死在他手上的亡魂。于是举办了水陆大会,观音现身说法,说小乘法没效果,大乘法才行。于是李世民派玄奘去西天取经。

取经计划来源于如来的传经计划,观音是具体经办人。如来好比制片人,观音是导演。

如来的传经计划,一是在东土宣扬佛法,二是收拢西天路上的强力妖怪,第三才是让金蝉子回灵山。

观音勘察了取经路线,预订了孙悟空几个妖怪徒弟,到达长安后开始促使取经的计划。

首先要让掌权的皇帝有取经的想法,因此有了李世民游地府,严重怀疑这是观音操纵的。

其次宣传大乘佛法的好处,观音亲自现身说法。

第三选定了玄奘作为取经人。

另外,唐僧肉长生不老的说法,最早出自白骨精之口。白骨精一个没有后台的土著妖怪,居然知道这种事,说没内幕是没人信的。怀疑是观音放出的流言。

唐三藏与佛祖既是领导与下属关系,又存在亲传的师徒隶属,作为佛教当中新兴升起的少壮派。本是如来门下的核心成员,自然特别受到器重,但是器重并不等于同心同德。三藏的真身金蝉子,在《西游记》当中是一个心思缜密、极富个性的人物,这种性格使得他很难通过强制手段使其服从,最好的方法是以德服人。但是由于佛祖自身的种种缺陷,种种腹黑行为,最终也使得三藏与如来分道扬镳。

一、金蝉子原罪:轻慢我佛法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唐三藏已经被固定化的认为是取对佛祖、佛法、佛家顶礼膜拜且深信不疑虔诚信徒,但是从金蝉子的逻辑起点来说,虽然贵为佛祖二徒弟,却有着自己特立独行认识和想法,并不能与佛家主流相融。

金蝉子本人初始并不相信佛家教义,如来面对如此顽冥不化之劣徒,但是辈分极高不能打杀,只能强行皈依:不信我佛怎么办?就把你投胎转世到凡间,受饱尝人间风霜雨雪、遍受沧桑轮回之苦,什么时候真心皈依我佛之后再能让你位列仙班。

佛祖本身两面派的玩法,确实是手法炉火纯青无人能及。只是对于金蝉子个人而言,确实有些不公,因为在佛家当中不信佛的大有人在,典型代表就是如来的娘舅金翅大鹏雕,这个畜生屠杀狮驼国全程的人马,打到灵山之际还疯狂叫嚣。

金翅大鹏屠城杀人罪至粉身碎骨,但是佛祖为什么不强制让其投胎转世呢,其实不是不能而是没有意义:转世投胎的大鹏雕既不能扩张佛家的领土,也不能增加如来的威望,还要搭上如来的人情去讨好玉帝,三损而无一利的行为,佛家精明至此自然不必大动干戈。

但是反观金蝉子就不一样,他是西天取经佛家东扩的核心人物,所以投胎的次数越多,政治可靠性就越高,这才能越有利于西天取经的完成,所以十次也好九次也罢,一定要投胎投到金蝉子洗尽铅华,彻底信服佛家为止,从这个角度上说金蝉子实际上是佛家斗争很无奈的一枚棋子,没有反抗的能力。

二、花式捧杀:三藏法师“虔诚”取经的开始

在唐王李世民夜游地府之后,立即组织水陆法会超度亡灵,三藏法师临危受命,担任主讲一职,可谓风光无限。但是观音菩萨却来了个当头一棒:

“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直接点名水陆法会根本无用,乃是瞎折腾,得“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大乘佛法”才能管用,也是逼得唐太宗当时在寺中问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