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视察!

“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万事万物,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

“前明的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思想的禁锢和政策的固步自封。”

“而前者又是导致后者的最根本因素!”

“……”

刘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大汉辛苦培养的学生们做着思想工作。

给他们灌输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以及绝不能因循守旧。

太原大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汉军士卒的家属和烈属。

成分上绝对是对大汉最忠诚的那一批人!

太原大学是一座真正的大学,里面各种科目都有,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历史,科学研究,哲学研究,政治,历史等诸多科目……

这里面的理科教科书,基本上都是刘易凭借自己的记忆,照抄的九年义务制教育的课本。

内容不可能一样,刘易的记性没那么好。

就比如说数学课本,刘易能将课本的框架给记个差不多,重要公式没忘掉,刘易就得感谢九年义务制教育没放过他这个漏网之鱼。

框架他搭起来,把重要公式都给写出来,课本的血肉则是找一些聪明人往里面填充,问题不大。

别以为一个普通人穿越回古代之后,就一点作用也没有。

就算是不论后世人靠网络,而变得无比宽阔的眼界,跳脱的思路,先进的思想。

光是九年义务制教育所学到的一切,只要传播开来,就能将一个国家跑步带入工业时代。

九年义务教育所学虽然简单,只是最基础的科学知识和常识。

但这却是搭建一个工业化国家的最根本的东西,是整个世界几百年工业文明的结晶。

多了不敢说,蒸汽机,内燃机的原理都知道吧?石油蒸馏的原理都知道吧?简单的发电会吧?简单的电磁效应知道吧?

火车汽车,电话,电报电灯原理是怎么回事,没有人不知道吧?

刘易这些年下来,除去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回忆自己脑海中的科学知识。

并将这些东西记下来,编写成课本,交给大汉的几座大学去研究。

也正是因为这些东西,这几年下来,大汉的工业体系在逐渐完善。

教育体系中,理科所占的比重,也是越来越重。

科举中虽然四书五经依旧要考,但重要性已经被不断压缩,在分值占比中只占大概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