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财政两策!

刘易的午膳就在御书房里吃的。

他和郑芝龙分餐而食,但都很朴素。

四菜一汤,一碗大米饭,荤素搭配的四个菜,营养均衡,但绝对算不上奢侈。

这样的吃食对于皇帝来说,已经能够算是寒酸了,一般的民间富商地主吃的都要比这好得多。

郑芝龙有钱,山珍海味吃多了,吃起这简单的食物来,倒是觉得别有一番味道。

当然,更重要的是皇帝赐宴所代表的态度,说明皇帝对他很是恩宠,这才是关键。

饭菜的分量刚刚好,吃完正好饱腹,又不至于吃撑。

刘易放下碗筷,明人送上茶水。

等刘易端起茶水抿了一口,郑芝龙才端起茶杯喝了起来。

郑芝龙告退离开,刘易端坐在御案后,思虑着事情。

治河之事,最大的争议在于大汉的财政能不能支持,而不是该不该治河。

再怎么混蛋的人,也不能说黄河不该治!

谁要是这么说,是要被黄河沿岸的百姓戳脊梁骨的,是要被遗臭万年的。

刘易所思虑的,也是大汉的财政究竟能不能支持大汉朝廷完成治河工程。

如果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汉想要完成治河工程,其实是相当困难的。

即使是将将往后几年的大汉财政收入的增幅给算进去,也是相当勉强。

可以说,只要治河工程一开始,大汉的财政就算是能勉强支撑,也会变得捉襟见肘起来。

甚至是万一出点什么事情,出点什么意外,大汉是没有足够的财政储备,来进行应对的。

这是刘易所不愿意面对的。

对此,刘易也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法。

并且办法还不少。

一是赋税改革,他只要把阶梯征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税种给整出来,并且实行下去。

大汉的财政收入将会蹭蹭蹭的往上涨,治河所需的花费,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了。

二则是搞纸币!

用大汉积攒的信誉和威望,来玩纸币发行。

这个还有什么是比印钱来钱更快的方法吗?

当然没有!

如果刘易想要做,以上两点,他都能够做到。

凭借现在大汉朝廷的信誉,他的权势和威望,没有什么是他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