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你有什么资格指责给你的!

大靖日月 沐侯而冠 3124 字 2022-08-28

夏侯淳与杨氏恩怨源于宫变之日。

彼时夏侯淳率东宫卫发动宫变,曾与前羽林军右统领杨忠共谋诛杀贵妃萧眉,却不料杨忠按兵不动,致使原太子如同飞蛾扑火般堕入‘宫变’陷阱,被萧眉以‘御酒’赐死。

虽说物是人非,事后杨忠也被下狱,但他夏侯淳却仗着靖帝宠爱,完好无损,至此杨氏意欲翻身却缺乏破釜沉舟之决心,最终在关键时刻倒戈,沦为弃子。

即便俩人曾在东都洛邑令方储府邸上再次会面,夏侯淳几次忍下意欲宰了杨忠的冲动,但最终因为想要挖出幕后主使,想要放长线钓大鱼,让其尾随在身侧。

当时被夏侯淳怀疑是‘鸿门宴’的方府之会,竟巧遇萧氏萧逸少恶拒,当场抽了对方几巴掌后,扇进苑池。

他也同样认识了柳半山即将南投镇南军的柳氏英杰柳半山,并与原刑部主事柳喻结识,也见到了那位深藏不露的洛邑令。

当然,他更看到了宴会画师罗秋岳与安承寿‘画圣’佳作之争,更知道了卫伯玉‘死亡之谜’,也结识了这位侃侃而谈的东都留守府嫡女孙元恢。

除了令他捉摸不透、法号偏佛的白发老人石公毅居士与高深莫测的王管家外,也就这个留守嫡女最令他印象深刻,她曾将东燕军主将沈翎与昭义军珠胎暗结之事告知于夏侯淳,并坦言其父东都留守孙元恢也接到东燕军那位的飞信,但并未答应。

而今这位满嘴谎言的孙小姐,意欲凭借坑蒙拐骗来攫取利益的打算怕是落空了,不仅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还落得个人财两空,被人坑的一干二净。

数日前,沁州军传来讯息,彼等已跃过清凉山,抵达代州境内,不料军中将士突然哗变,竟是杨忠联合原宋延清旧部叛变,意欲袭杀丁仲因,幸好被恰好赶到的凉州校尉华元化出手镇压,在射杀了三名都尉官与五百叛乱宋延清旧部后,方才止住颓势。

不过令夏侯淳惊讶的是,那个与他在宋京府上有过一面之缘的王瑾竟展现不俗忠勇之气,不仅护持丁仲因且战且退,步步为营,将大靖中军大帐牢牢护持住,还派遣其子王师立出手镇杀哗变是士兵,并于千军之中,斩了杨忠的首级,绕营上匝后,与其父王瑾一道协助丁仲因勘定了叛乱。

提及王瑾,夏侯淳便脑中便浮现了离开沁州时,其带着子女二人单膝跪在沁州城外,并祈求追随于他的场景,夏侯淳还曾宽慰了他几句,并以‘本宫此行北上乃是镇抚御边,不宜拖家带口’为由,婉拒了那人。

怎料王瑾拜谢后,转头便投了沁州军,并请丁仲因转告于他,当日若非太子营救,他便会授意其子镇杀那贪财好色的沁州长史周羡,但那样无疑会让他身陷牢狱之灾,即便事后携家逃亡,也会遭到刺史府乃至沁州官府通缉,过上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得不偿失。

幸好,他夏侯淳出现了,挽救了他王瑾一家,故而再三斟酌后,决定投笔从戎,追随太子北上。

而因为杨忠再次叛变被诛之事,夏侯淳对弘农杨氏恶感徒生,甚至连带着对着为杨真人都怀有敌意,如此方有‘收服’之念。

至少,他不允许还有一位真人存在藏匿在暗中,随时随地都能摘走他的脑袋。

--------

飞剑者,斩首于千里之外,翱翔于穹空之上,剑中之仙也。

庭院深深,断壁残垣,孙凤薇正欲悄悄溜走,怎料被宋小婉杏眼一瞪,娇喝道:“逮住她。”

于是,这位意图污夏侯淳名誉的留守之女,就这么成为阶下之囚。

倒是宋诏暗恨,趁着杨伟君对夏侯淳对战之际,使了一招‘金蝉脱壳’的诡异秘法,悄然摆脱识蝉等人气机锁定,逃之夭夭了。

剑吟声如同蜂鸣声,颤音似弓弦震荡,嗡声大作,破空声凄厉刺耳,直抵杨伟君面门。

说时迟那时快,不过瞬息之间,山渐青与紫桂剑交相辉映,上下左右交互变换阵营,交互飞掠,远远看去如同两道缠绕得难舍难分的青紫之气盘旋盘进,炫目绮丽。

不过无形之中携带的凛冽剑气,如同削骨剔肉的利刃,刮得旁人脸颊生疼发酸,独属于剑修的煞气仿若赤红火花般四溅乱飞,就像绣花针般刺在他们身上,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众人心中一凛,天心目光奇异,自语:“这家伙究竟是什么妖孽。”

慕容烟与有荣焉,鹅颈挺立,如同一只骄傲的小孔雀,她眉眼含笑,眸中似有欣喜与钦佩,“不愧是世兄,一如既往的天赋异禀。”

剑客怅然若失,慨叹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啊。”

魁梧中年肃容,转头询问章贤明,“若唤作你,几日能成?”

被儒门弟子尊称的‘章先生’向来以‘天赋异禀、冠盖州郡’自诩,听闻此言后,他嘴角一抽,憋了半天后方才迸出一句:“隔行如隔山,堂皇圣人之道,岂是末流小道所能媲美?”

宋翮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章贤明脸色一滞,讪讪而笑。

“专心观战。”老人也没有呵斥训诫,只是淡淡的留下了这一句话后,便不再多言。

剑气慑人,杨伟君眼角一缩,当心中警兆浮现的刹那,他毫不迟疑地抽身而退。

但山渐青等三柄飞剑如影随形,尤其是南柯剑仿佛穿梭于虚实之间,遁走于阴阳之内,更加令他恼火的是,那漫天剑气如同尖锐银针般无孔不入,刺入他的全身各处,如同附骨之蛆,难以摆脱。

“喝!”眼见如此下去不是办法,他思忖门中所传对付剑修之法。

飞剑之道并不常见,但也并非稀罕之法,自从三百年前玄宗将天下第二的‘剑宗’打落神坛后,剑修威势便再不复从前,何况剑道一脉从炼剑、习剑、研功、培育剑丸以及熬炼剑气等等步骤繁多,道途艰难。

尤其还要遭受剑气侵蚀入体、走火入魔乃至万剑穿心等痛苦,倘若再算自主培育上等剑丸、酝酿剑气、悟出剑意的话,一转眼便是十年过去了,故而纵观大靖内外,使剑者众多,但真正沉浸于剑道一脉的弟子却极少。

除此之外,剩下很大部分原因便是来自道门的打压与制裁,为此三百年前那场‘剑道之争’,道门研制出了数十种办法,以此来遏制剑修。

历经十数载,终有所获,他们认为,首先剑修的第一大弱点便是其本身躯体,彼等既已修剑,肉身躯体便稍显孱弱,若能一举将修士斩杀,飞剑自然不攻自溃,杨伟君下意识瞄了一眼夏侯淳身上那层淡金色防御法宝后,便知此路不通。

既然无法斩杀修士,那便只能从其‘飞剑’上下功夫了,他眼角闪过一丝思索,飞剑之利在于其杀伐第一,尤其是遏制住其斩破诸物的锋芒才是重中之重,他目光一闪,大手一拍腰间储物囊,飞出一缕轻纱。

此纱名唤鲛绡,据传乃是南海鲛人所织的轻纱,绡丝坚韧难断,火烧不毁,水起浸不濡,能将飞剑束缚住,飞剑越挣扎束缚的越紧,而且因此绡还炼入了鲛人泪与南海蚌珠,可压制剑修飞剑之利,故能起到困剑之效。

薄绢出袖,巾带长空,拦住了势如破竹的山渐青与紫桂两柄飞剑,而且正如杨伟君所预测的那般,随着山渐青与紫桂挣扎的越剧烈,鲛绡束缚的越紧,很快便像包裹粽子般,将这俩柄剑困住。

嗤!

剑光陡然乍现。

杨伟君变色,竟是那南柯剑破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