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页

当然, 张秋萍的声名赫赫,还得益于她的“好爸爸”张爱国同志。这位前公社主任, 在仕途夭折后, 沉默了一段时间,后来得益于乡镇企业局的成立, 他靠着所剩不多的人脉关系拿到了一笔贷款, 在阳城市内当起了包工头, 借着改革春风也赚了不少钱。

只不过吧, 钱途能比得上仕途?

尤其是看着当年自己的跑腿小弟一个个成了乡长副乡长,时不时还给他甩脸色,这位与乡长之位一步之遥的张爱国同志,心里实在是郁闷, 不得劲啊!

恰在此时,小闺女秋萍考上南方工业大学的消息传来,他立马提上一堆好吃好喝的上岳父家,想要跟小闺女重归于好。当然,要是能再顺便把前妻哄过来,那就更美了。

黄英凭着吃苦耐劳、解放思想、毫无创新的精神,在大河皮革厂当上裁缝车间主任啦,每个月工资二百多, 年终奖金还有一千块,就这样的收入,大河口乡再找不出第二个来!

有钱了,自信了,穿上时髦衣服,烫上一头时髦卷发,那是又时髦又年轻,追求她的二婚男人多的是。

他想得挺美,以为妻子和闺女还跟以前一样等着他回心转意呢,结果张秋萍毫不客气,一把将他所有东西扔出门,他赖着不走,动不动就说她的抚养权是归他的……秋萍可真够绝的,当场跑派出所报案去了,告他非法闯入,拐卖妇女,告他耍流氓。

闺女告老子,这在十里八乡都是前无古人的,张家父女俩想不出名都不行。

“秋萍学习好,又在广东上大学,是理工科的好苗子,让她去学美国人的技术,那真是找对人啦!”绿真兴奋的说。

其他人一顿,忙不迭点头,顾学章还说:“行,你跟她说,她要不愿的话我跟她妈商量。”

“放心吧爸爸,秋萍肯定愿意。”她上次就说以后毕业想回皮革厂工作,她报这个专业就是为了报答她们的恩情,小姑娘说到做到。当然,让堂堂南方工业大学的高材生在大河皮革厂打工,她们也干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