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页

老爷子这心里啊,滑溜着呢!

烧钱还真能烧出质量,而质量就是档次。

还没正式完工,码头上就有人来打听了,甚至还托兰艳探口风的,这么好的位置,这么好的规划和装修,入场费和管理费肯定不低。

而关于价格,黄外公专门打电话问幺妹,因为目前全国都没有这样规模和性质的市场,没有参照,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幺妹咬咬牙,每个月每个档口30至50元租金,按照距离大门的位置远近酌情增减,管理费则按照营业收入收取,百分之三即可。

而为了保证营业收入的真实性,就必须给商户开发票和报税,这下,就是黄外公的拿手菜了,他天天背着个黄书包早出晚归,包里是一罐罐好茶,一条条好烟,工商税务各个部门的跑。其实风气并不算太差,不送东西能办的也能办下来,可各种因素就是得拖几个月甚至半年,这么多资金搭进去,幺妹家又回到了解放前,拖不起的。

必须马上把这一百四十个档口变成能经济效益!

以前,他是坐办公室那个,现在他是跑腿的,每天累得倒头就睡,可内心却是满足的,充实的,第二天起床又是新的一天……他好像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了。

幺妹不知道自己价格订得怎么样,几乎是每天一个电话的问,“今天有人来租档口吗外公?”

一连问了一个星期,居然一个档口都没租出去,她急了。

“外公咱们租金是不是定太好了?”

老爷子累得腰酸背痛,人躺在床上,怀里抱着电话机,“不高,码头上摆摊的一个月也是十五块租金嘞。”

幺妹吓得吐舌头,妈耶,蛇口的钱真不是钱。“那为啥没人承租呢?”

“这个啊,这么大只螃蟹趴码头上,谁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吃,总得有第一个人吃才行,不然这口就开不了。”

“那怎么办呀?”幺妹着急的问,本来,她对自己的计划还是有信心的,就凭这前无古人的点子和绝佳的位置,她以为只要一开张,定是宾客云集,承租的人排都排不过来。

可眼看着家里的钱掏得一干二净,皮革厂、食品厂、北京药厂,火车站中药店一起供养批发市场,每个月拿到分红第一件事就是给外公汇款。

这么多爱的供养,几乎是吸血式的保证项目上马,它却没人租?

黄外公打个哈欠,“别急,反正牌子还没挂上去,咱们再观察几天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