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页

于是,喝完一碗鸡汤后,黄柔忽然发现她胸不闷,心不慌,胃口也开了,就连脸色也开始有了血色。

顾老太骄傲的挺起胸膛,“我就说吧,这蘑菇炖汤最补的,你嫂子养的老母鸡可真是最养人,明儿我再给杀一只来,你们赶紧吃。”

她每天上午带着菜过来,给儿媳妇伺候好午饭后才回家,下午顾三下班回来接她的班照顾妻子,本着一个原则,请不起保姆可至少要保证她身边随时有人。

第二天,在一串鞭炮声中,他们的皮革工坊正式开工。崔顾两家有一个算一个,都来到那座无人居住的农家院,随着黄永贵拉下电闸,各种增塑剂、软化剂、弹性剂放进搅拌机里,“哗啦啦”的轰鸣起来,纺织布垫上,各种原料往上刷,一层又一层,压延,加热,烘干……每一个环节都有接受过培训的“工人”目不转睛的守着。

二这些“工人”,就是作坊的股东们。

所有人都投了钱,这厂子就人人有份,他们干活是替自个儿干,都自发自愿的参加培训和劳动。每走完一道工序,所有人就松一口气,眼巴巴盯着下一道……好在,设备虽然老旧,但还算争气,开慢点儿,全程没有宕机过,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两个小时后,三张十平米的巨大黑色“皮子”出现在众人眼前。

黄永贵让大家先别凑上前,他蹲下身摸了摸,捏了捏,又仔细的闻了闻,这股熟悉的人造革的皮味儿,彻底点燃了他的血液!只见他站起来,激动的红着脸说:“应,应该成了。”

“啊!”所有人惊呼一声,刘惠“哎哟”一声跌坐地上,“可吓死我了,就怕我这一千块钱打水漂啊我……”一不小心,把心里话都给吐出来了。

“瞧你那出息,要能做出皮包,还差你那千八百的,真是癞蛤蟆没喝过盖碗茶……”王二妹话未说完,在春晖的“咳嗽声”中,她识趣的闭嘴了。

可陈丽华却接口了,“别说大嫂子,我也没见过嘞,原来皮子是这么做出来的,这三十平够做多少个包呀?要全卖出去,咱们得挣多少?”

这可才是大家最关心的。林巧珍也忍不住说:“我看着一平咋说也能做三个吧……”

“嚯!”所有人震惊了,那三十平不就是九十个,要再紧紧,可不就是一百个?!每个卖九十,就……就是九千块?!

九千块是啥概念?!在场的人出了顾家三口,谁也没见过这么多钱!最关键的是,他们原材料才花了三千多块,而开一次机器,只用了一个零头的材料,这要是全做完,岂不是……不不不,大家都不敢算。

他们现在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把包做出来!”

就是几个大学生也惊呆了,她们没想到就离家一个学期,家里人居然鼓捣出这么个大家伙来!以前种花生种西瓜荷兰豆,那都是刀耕火种地里刨食,这一次可是直接用电开动机器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