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页

黄柔一听,“你今天去市里了?”

幺妹忙把手一背,眼珠子调皮的乱转,不敢与妈妈对上,露馅儿了。

“下午没去上课?”

“嗯呐。”

“为什么要逃课?”

“我,我没逃课妈妈,我跟静静阿姨请过假的。”

黄柔本来想说她几句,可两个男人已经开吃了,当着这么多人教训她,又不好扫众人的兴,只好忍下来,“以后有事要跟大人说一声,我们会担心。”

幺妹这才松口气,坐到桌子边,端起姐姐盛的米饭,“菲菲难过,我就陪她去找胡峻哥哥,他们爸爸不是回来了嘛……”

黄柔点点头,友娣插嘴道:“她爸爸回来了?是去西德那个姨父吗?”

众人就着这话题,又聊起胡雪峰来,从他的上海知青到六甲村鳏夫,再到厂办能人,出国留洋……可以想见,接下来的几个月,所有市三纺的职工们,最热门的话题绝对还是他。

毕竟,在大部分人眼里,这就是一个完美的,靠自己努力奋斗改变命运的励志人物,是孩子们读书学习的好榜样。

黄副校长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她对胡雪峰没好感,她给三个光顾着听八卦的女孩夹了几片滑嫩的瘦肉片,“那胡峻上课的时候你们去哪儿等他?”

幺妹遂嘚吧嘚吧将去书店遇到李思齐,又跟李思齐混进体育馆,遇到一个教练员的事说了,众人听得一惊一乍。

“国家特级教练员?那是什么教练?”崔建军把励志人物丢开,惊奇的问。

“是一种最高级最厉害的教练,教乒乓球的呢!”幺妹自豪的说,这年代会打乒乓球可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没见国家外交都是乒乓球撬动的?

“那可真了不起。”

黄柔吃了两口菜,又就着炉子,支上小炒锅,给两个喝酒男人炸了一盘花生米。屋里顿时又香又热,门窗紧闭还有点闷闷的,闹闹扇着它的翅膀,“花生”“花生”的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