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页

大国战隼[校对版] 步枪 1483 字 2022-10-24

莫仁安是本次赴法军事交流的负责人之一,主要是负责海航飞行员这边的工作,和法国海军进行对接,参观学习他们的相关训练内容。

“多国空中力量军事交流持续七天,其中最后三天是竞技日,也就是六月的十一号到十三号,你们海航小分队要在十号返回巴黎的沃森空军基地参加后面的竞技。”于成林说道。

刘长喜笑道,“基本上是你们战斗机的事,我这个开轰炸机的只能给你们当啦啦队了。”

李战也笑着说,“老团长放心,我们一定按时返回助空军的弟兄们一臂之力。”

换个人说这话估计早被怼了,不过李战显然是太有资格说这个话了。空军不可能主动要求海航来帮忙的,实际上空军从来就不认为海航的水平能超过自己。于成林提到这个事情倒不是担心打不过,而是一个参与度的问题。

十几名飞行员聚在一起聊了一个多小时,等于是自发的开了个小会互通有无,也定下了一些约定。大会散了之后李战把朱炜和杨静山留下开小会。北库鹰隼是李战的心血,也是李战第一次参与组建的空军蓝军部队,他十分希望了解到老部队的近况。

第555章 北库鹰隼成气候了

八一宾馆的花园凉亭里,李战、唐磊磊和朱炜、杨静山四位老北库坐到一起说话,宾馆的服务非常周到,俩公勤兵端过来茶水放在石头茶几上供大家享用。

朱炜抽了口烟说,“老李,我们侦察大队改情报支援大队了,我们战术侦察机又缩编成中队,以后要和其他支援战机组成情支大队,包括电子战机。”

“很好。”李战非常满意,这本来就是他101旅描绘的路线图,真正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混合作战部队。

别看朱炜现在依然是大队长,单纯的战术侦察大队和情报支援大队咖位是完全不一样的,后者的含金量不知道要高多少,如果后期加入运-200这一类的中型预警机,他这个大队长绝对是在作战旅里排得上号的指挥员。

“不过鹰隼大队要缩编了。”朱炜看了眼杨静山,继续向李战介绍部队的情况,“旅里对外正式打出了鹰隼旅的名号,鹰隼大队要调出去十架战机,改成了编制十八架战机的标准大队,下辖四个战术中队。以后战术中队是最基本战术单位了,归空防基地直接指挥,大队主要是日常管理,旅机关也是如此。”

中间省略掉两层指挥层次,大大简化指挥流程,所有的战术中队都统一归空防基地作战指挥,是指挥机制实现扁平化的重要标志。

“好,好,很好。”李战非常的欣慰,都在按照好的方向发展。

鹰隼大队编制的战机数量虽然减少了,但是从大局来看101旅的作战能力随着编制的优化得到了增强,作战效率和部队的灵活性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薛大炮时代,大概是李战负责组建鹰隼大队的前身军区空中蓝军部队“狂魔大队”的时候,他就提出设想,明确地指挥出了部队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三年多过去了,从团改旅到场站改基地,老部队的发展很稳健,基本按照他的设想在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