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页

大国战隼[校对版] 步枪 1382 字 2022-10-24

“缺点是大载弹量和大航程。”姚东明无奈地说道,“我们最多挂载了八吨的弹药,冗余度差不多没有了,所有油箱满油十吨。这种状态的下的苏三零几乎失去了所有的灵活性,而且在掠海高度上,速度很难上去。”

李战明白了。

论速度以及加速性能,在同等百分比挂载的情况下,歼-7g肯定比su-30kk更快。满载重的su-30kk就是空中弹药车,已无机动性可言。然而这并不算什么缺点,能装能跑最重要,跑得稍慢一些问题不大。

“做过极限测试吗?满载重最多能到几个g?”李战问。

姚东明微微点头,“做过了,我开的,勉强能到六个g,和毛子吹嘘的过六个g有一些差距。”

思索了一下,李战心中有数了,“沈霍伊正在搞的歼十六应该会把苏三零暴露出来的这些缺点都弥补上。”

“进展很慢,难题不少。”姚东明沉声说,“前段时间我们去看过,沈霍伊焦头烂额,总师挺斯文的高知识分子,都给逼得要拿起落架砸人了。”

李战皱眉,“发动机问题?”

“反而不是。”姚东明说,“是航电,主要是飞控系统。他们想一劳永逸地解决掉侧卫系列战机最大的隐患。可以理解的,歼十出来之后他们压力很大,肯定是想要一鸣惊人重夺老大的地位。”

李战笑了,说,“怕是订单问题吧?看着成洛马吃香的喝辣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新生产线装配一条又一条,沈霍伊不眼红才怪。”

笑了笑,姚东明说,“白师长也是这么说的,一针见血。”

李战问,“在四杠幺科目里,你们遇到什么问题?有心得吗?”

“有。”姚东明严肃起来,道,“主要还是低空突防过程中的飞行问题。长时间的掠海飞行十分困难,双座战机勉强能支撑,歼十一b跟着跑了几趟,差点发生坠海事故。”

李战缓缓点头,“这就可以确定一个关键问题了,执行远程奔袭尤其是低空突防打击任务的战机,双座是首选。这可以为未来的战机研发确定了指标。”

“是的,双座战机的优势非常大。”姚东明说道,“在训练过程中我们想得最多的是敌人是什么情况,战场是什么态势。”

李战说,“战场情报获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