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页

说白了,就是好面子。

你向我俯首称臣,认我做爹,我就承认你的地位,而且还会出兵保护你,以后世代交好,为兄弟之邦,父子之邦。

这是礼仪之邦的优点,也是礼仪之邦的缺点。

正因为这种习惯,很多时候打蛇不死,而且有些皇帝真的会为了自己的面子,对藩属国尽心尽力,空耗国力。

对于宇文荻的请求,元昭天子犹豫了。

李信曾经让他准备北征,不止一次的对他说明鲜卑宇文部的隐患,但是眼下宇文部已经派遣使臣,对大晋俯首称臣了。

退朝之后,天子在未央宫里,与公羊舒等人商议了片刻,几位宰相的意见,大多是接受宇文部的朝贡,承认他们的王爵,这样一来,大晋北疆从此安稳,再也没有外敌之忧。

元昭天子听了几位宰辅的话之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自己还要考虑考虑,几位宰辅回尚书台之后,天子一个人思索许久,最终还是派了萧怀,去靖安侯府请李信进宫。

萧怀做事干练,只一个时辰,就把李信请到了宫里,这个时候差不多已经是中午,未央宫偏殿里摆了一桌子饭食,李信走进来之后,还来不及行礼,天子就走过去,拉着李信的袖子,笑着说道:“没有外人,老师就不用行礼了,朕许久没有去靖安侯府吃饭了,今日与老师一起吃个饭。”

靖安侯爷微微一笑,顺着天子在桌子旁边坐了下来,师徒两个人隔桌对坐,一如当年太康天子与李信在未央宫里喝酒吃饭一样。

坐下来之后,天子还没有说话,李信就开口问道:“陛下召臣来,是要说鲜卑使臣的事情罢?”

天子笑着说道:“老师虽然不上朝,朝廷里的事情却瞒不过老师。”

“这么大的事情,多少有所耳闻。”

当着天子的面,李信自然不会说自己跟朝堂里某个人什么关系,缓缓开口说道:“陛下可是要问臣,对此有何看法?”

元昭天子叹了口气,开口道:“朕知道老师的意思,老师向来是朝中主战派,先帝在时,老师就曾经带兵北征过,镇北军还大败了鲜卑宇文部,立下大功。”

说到这里,天子抬头看了一眼李信,有些迟疑地说道:“只是今日鲜卑宇文部的使臣,在未央宫里颇为谦恭,朝堂里的官员都看在了眼里,他们已经对我大晋俯首称臣,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由分说,就对北疆动兵,恐怕会被人说是穷兵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