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页

而且尽管侯敬德现在混得不错,手里掌握了禁军实权,但是叶璘不仅仅是叶璘一个人,那位当今的陈国公叶少保,以及叶家这些年蔓开的枝叶,都不是侯家一个忠勇侯府能够比拟的。

坦白来说,当年壬辰宫变,出力最多的其实是叶家,叶璘之所以手里没有兵权,是因为叶家本身太过庞大了。

侯敬德听到叶璘的声音,高大的身子微微低了低头,低声道:“叶尚书,是陛下唤我来议事,具体因为什么,我也不太清楚。”

叶璘点了点头,便站回了自己的位置上,不再说话。

很快,元昭天子就在宦官的簇拥下,进入了宣政殿中,这位天子坐在了宣政殿的主位上,左右环顾了一遍,声音清脆。

“诸卿都到了。”

诸位大臣,毕恭毕敬的对着天子行礼。

“臣等,参见陛下。”

元昭天子驾轻就熟的挥了挥手,淡淡地说道:“不是大朝会,用不着这么多礼,诸卿都坐下来说话,开始议事罢。”

大朝会是在未央宫里,不管什么品级都要老老实实的站着,但是廷议是小型会议,而且到场的都是有身份的人,因此一般都是坐着谈事的。

内侍监的宦官们,搬来了二十多把椅子,摆在了诸位大臣们的身后,大臣们对着天子谢恩之后,便坐了下来。

元昭天子深呼吸了一口气,沉声道:“这次廷议,是尚书台发起的,就由沈相主持,朕旁听就是。”

说着,他闭上了眼睛,不再说话。

坐在左侧第一位的沈宽,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众人拱了拱手,沉声开口:“诸公,今日尚书台召集诸公议事,乃是因为西南诸州府出了一些问题,因为奏书太多,不好一一传看,本官就代为转述。”

“数日之前,西南三十一州府齐齐上书,说是西南遭了旱灾,要朝廷免赋三年,西南自先帝敕封蜀王以来,便有些不受朝廷约束,此番上书,更是居心叵测,尚书台无法决断,只能召集诸公廷议。”

“诸公以为,朝廷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