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页

“诸卿平身罢。”

文武群臣缓缓从地上站了起来。

然后天子就看到了站在最前面的李信,他开口问道:“老师今日怎么得空,上朝来了?”

“有些事情说与陛下听。”

李信微微低头,继续说道:“陛下,朝会之上无有师徒,只有君臣。”

元昭天子挠了挠头,随即笑了笑。

“太傅称朕陛下,朕称太傅老师,各论各的,不碍事。”

李信摇了摇头,没有多说什么。

天子坐回了帝座上,一如从前那样,开口道:“诸卿有事便奏上来,无事便退朝罢。”

最近几个月的大朝会都是走过场,不仅是文武百官习惯了,就连天子也习惯了,毕竟此时的政权不在未央宫,而在尚书台。

站在左侧首位的几个宰辅先是对视了一眼,然后尚书左仆射沈宽缓缓走出来,对着元昭天子恭敬拱手,沉声道:“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元昭天子笑着说道:“沈相有什么事情,与几位宰辅商量就是了,尚书台处理不了的事情,朕恐怕也处理不了。”

沈宽低头道:“陛下,李太傅一人身兼数职,不仅任兵部尚书,还提领禁军右营,诚然,李太傅功勋卓著,但按我大晋的规矩,实职兵部尚书不得统兵,兵部选拔武官,掌兵籍,军械,军令,此等要冲之职,再掌十数万京畿禁军,是犯了天大忌讳的……”

“李太傅公忠体国,自然不会为祸,但是又要掌管一部,还要提领禁军,难免辛苦,我等的意思是,卸去李太傅其中一个武职。”

这是先下手为强。

李信两天前去大都督府的事情,尚书台不可能不知道,甚至姬林已经与他们沟通过了,因此这个时候,这位尚书台的辅臣,才会先发制人,率先在大朝会上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