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页

李信这才骑马出了靖安侯府,调转马头之后,离开了永乐坊,朝着隔壁的明德坊走去。

是的,这位大晋的文官领袖,也是仕林文坛领袖的浩然公,并不住在永乐坊里,而是住在次一些的明德坊里,倒不是因为张渠没有资格,而是这位老人家低调。

整个永乐坊里,包括靖安侯府和陈国公府两户人家都算在里面,张渠张浩然的地位仍然可以在朝堂上成为首魁。

这种人物,已经不需要靠住在哪里彰显身份,相反,因为他住在明德坊,明德坊的地位都要跟着拔高不少。

李信很快到了明德坊的张府门口,递上张府的请帖之后,张府的下人都对着李信恭敬行礼,然后把他带到了客厅奉茶,李信只坐了一会儿之后,一个须发都花白的老人家,才从后院慢吞吞的走进了客厅。

李信起身,对着老人家拱了拱手:“晚辈李信,见过浩然公。”

论品级,李信不比张渠差,甚至还要高出一些,所以他这里论了辈分,算是给张老头一个尊重。

张渠看了李信一眼,笑呵呵地说道:“李侯爷来的好快。”

李信微笑道:“长者相召,不敢不来。”

第三十一章 识趣

张渠这个人,不仅仅是在朝堂上做左相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他在仕林里的名声也非常之大,是百年一见的文坛政坛双领袖,而且他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这就很得大晋人的厚爱,再加上新朝以来,张渠这个老臣的权力不仅没有削减,反而与承德朝时候一般无二,八年时间下来,这位老人家的名气就越发响亮了。

李信本人,也很尊敬这位浩然公,虽然他平日里不怎么上朝,与张渠接触并不是特别多。

这一次也是两个人第一次私下里见面。

张渠深深地看了李信一眼,随即摇了摇头,开口道:“老夫当年入仕的时候,叶老公爷已经立下了不世之功,他老人家算是老夫的长辈,老夫与李侯爷,最多算是平辈。”

这就是拜叶老头做老师的好处了,因为这个老头子辈分高,连带着李信的辈分也高出了同龄人不知道多少,像是叶鸣,李慎还有张渠这类的朝堂大佬,都可以算作是李信的同辈。

如果严格算起来,当今的太康天子,还是李信的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