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嬴政的询问,珪的诉说

秦功 下雨我带刀 3343 字 2个月前

不想与所有人为敌!

可白衍却与他嬴政一样,都知道,秦行周制,那秦灭诸国,吞并天下,将变得毫无意义。

故而白衍才会在不得罪任何人的情况下,明面上与宗亲、功臣士族交好,暗地里却推出一个替身,与宗亲、功臣士族为敌,帮助他嬴政推行郡县制,出谋划策解决隐患。

即便这件事情,连他这个秦王,也不知道!

“王上,已经警告此人!”

韩谒者点点头,随后把离开王宫时,嘱咐珪的话,只字不差的告诉嬴政。

嬴政一边听着韩谒者的诉说,一边想到白衍,思索间,慢慢的,眼神不由得浮现欣慰,秦灭天下,论功劳,白衍不下任何一人,若非资历不足,比不上王翦等人!在秦根基不深,比不上朝堂内,那些功臣将领背后的士族!以及齐人的身份……

白衍怎会在朝野官员、士族交谈时,多在众人口中,于王翦、尉缭、姚贾之后!

可就是这样一个功劳不下任何人的将军,一个齐国人,最该也是最有可能想要分封的功臣,却做出赢氏宗亲、绝大多数大臣、士族,都做不到的事情。

反对分封!!!

想到白衍一次次出生入死,方才立下的功劳,却最终愿意放弃分封,更是为上书推行郡县制,而放弃本该拥有的惊世之名。

嬴政如今,每当想到白衍的隐瞒,心中对白衍有怨言,怒意之时,都不由得一一消散,终是怪罪不起来。

“方才入宫前,汝可有提醒此人?”

嬴政想到方才在书房内,珪那犹豫数息的举动,开口询问道。

韩谒者闻言,脸色一愣,听到嬴政的询问后,也知晓瞒不住嬴政,故而便跪下来,把在入宫前,发生的事情,告诉嬴政。

“老奴方才担心,此人乃是白衍亲信,宁愿拔剑自刎,亦不入宫,故而便出言提醒!”

韩谒者将事情原原本本的情况,告知嬴政,说完,便等着嬴政处置,毕竟这是在没有嬴政的允许,就擅自做主,暗示于珪。

韩谒者也不知道,嬴政会如何处置珪,毕竟在秦国,本就忌讳大将拥有亲信部将,并且还是死忠之人。

若是放在昭襄王时期,这恐怕足以要白衍与珪的性命。

幸好随着吕不韦执政事情,秦律宽松不少,并且随着秦国疆域逐渐辽阔,需要将军在各地领兵坐镇,这些事情或多或少难以避免,如此,方才没有昭襄王时期那般的忌讳。

但眼下,这些事情,赤裸裸的出现在嬴政面前,恐怕也难免会让嬴政不喜。

“起身吧!算算时日,另一卷诏令,也该到王贲手中!”

嬴政的话,让跪在地上的韩谒者十分意外,常年陪伴嬴政的韩谒者,哪里不清楚,嬴政似乎并没有怪罪方才那五大夫珪,更没有怪罪白衍的意思。

惊讶之余,韩谒者也只能猜测,或许王上也知晓,白衍与方才那五大夫珪,早些年,便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关系。

“回王上,应该到了!”

韩谒者起身,对着嬴政禀报道。

韩谒者清楚嬴政之前,特地命人给王贲一卷诏令,其内容便是下令让王贲领兵去临淄,把躲藏在齐地的楚魏燕士大族,以及齐地的士大族,全部领兵抓起来,把那些士大族,全部迁到咸阳、关中。

“王上,夜深了!”

书房大门外,齐妃穿着单薄的衣物,在侍女的陪同下,站在大门外提醒嬴政,眼下该是去休息。

嬴政听到齐妃的话,这时候也察觉到夜深,明日还要上朝,于是这才转过身。

“待白衍回到咸阳,立即命白衍前来王宫见寡人!”

嬴政离开前,还不忘嘱咐韩谒者一句,随后朝着书房外走去。

“诺!”

韩谒者连忙低头打礼。

…………………………

“阿欠~!”

白衍躺在床榻上,揉了揉鼻子,不知道是谁在骂自己。

深夜下,少于失眠的白衍,起身来到窗边,看着窗外天空上的皓月与繁星。

田非烟在咸阳,白衍自然是想早些回到咸阳,不过白衍也清楚,回到咸阳后,定会有接连不断的琐事找上门。

一想到,嬴政打算让自己陪同去雍岐之地祭祀,白衍便有些疑惑。

不过好在此时,咸阳城有田鼎在,雁门有老师在,碑姬已经把恩师殷碑的墓,迁回故乡,如今在楚地,而徐师也把母亲的墓,迁去赵地与亡父安葬在一起。

此番是自身返回,若真出什么事,到时候便想办法,先让田非烟离开咸阳。

“荥阳!”

白衍想到明日便能赶到荥阳,距离洛阳、函谷关,已经不算特别远。

明日再去看一看!

虽然荥阳一直没有消息,但白衍还是打算路过荥阳的时候,去一个地方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