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婚亲结束,白裕的喜事

秦功 下雨我带刀 2709 字 7个月前

躺在精致的木床上,揉了揉额头,白衍深吸一口气,叹息一下。

昨晚白氏府邸的宾客实在太多,不仅有雍城、郿县的秦国老士族,就连咸阳、长安哪里的士族,都遣人过来。

就连咸阳哪里的很多官员,虽不能离开咸阳,但仍旧让家中的子嗣携礼而来。

这些,都需要白衍在场应承、陪聊。

这也是为何白衍那么累的原因,不提从咸阳回到白氏没有休息,后面便要赶一日的路程。

就是回到白氏后,与那些士族的交流,以及喝道天亮的酒宴,这都让白衍累得不行。

匆匆起身。

白衍离开房间之时,白氏依旧喧嚣热闹,很多很多士族都没有回去。

看着玩闹的孩童,以及远处聚集在一起闲聊的宾客,其中不少是来自其他士族的男男女女。

这些热闹背后,白衍想起家乡,对家中的思念,再次涌上心头。

看着眼前热热闹闹的婚亲,白衍想起在雁门,田非烟告诉过他,他兄长娶了一位方圆几十里,最出彩的女子。

如今他兄长已经在家务农耕地,日子虽不是顺风顺水,却不用再担心性命安危。

“可惜没参加兄长的婚亲。”

白衍心中想到。

对于自己兄长的婚亲不能参加,白衍心中满是遗憾。

只能等日后回去之时,在给兄长补上。

如今昌平君未除,昔日又为雁门那些百姓,彻查雁门掠卖一事,得罪了太多权势。

至少目前,白衍还不敢归乡。

如今归乡,虽能带去荣华富贵,却也能带去灾祸仇敌。

有时候夜深人静时,白衍都想着,要不忍一忍,做一个不问世事,冷眼旁观之人,然而每次白衍都会想起外祖母的教诲。

更何况

白衍抬头,看着屋檐上的那浩瀚天空。

“且年少,血未凉!”

白衍皱眉,轻声笑道。

这句话背后,注定前方路途不好走,但却让人感觉无比踏实,人生无悔。

外祖母十分喜欢屈原的书,喜欢屈原的故事,经常教导,若是日后为官吏,当尊重老弱,如此属地治理下的生民便会尊敬。若是为将领,便要尊重上属大臣,如此才能得到君王器重。若是为将军,便要抚恤孤寡,如此将士就不会背弃。

这三件事情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很难,然而不管任何人只要做到一件,并且从一始终,即使不在乎美名远扬之类的,却也能人生无悔。

这人生道理,白衍可还记在心中。

屈原!

白衍呢喃这这个名字。

外祖母曾经说过,虽说没有见过屈原,但她却清楚,屈原投河的那一刻,没有害怕死亡,也没有后悔投江。

因为屈原一生,都为了楚国而尽毕生所能,鞠躬尽瘁,以赤诚之心肝脑涂地,楚国虽是不能争霸中原,但他屈原却是坦坦荡荡。

这让的人,唯一心中所念,便可惜而已。

而新王不认用,屈原亦不想看到楚国被灭国,故而心死投江。

“君子,白裕大人吩咐奴婢告知君子,若君子醒来便去书房,用膳后,便一同启程回咸阳。”

一名侍女走到白衍身旁,行礼说道。

白衍听到侍女的话,回过思绪,点点头。

因为昨日扶苏的出现,无意间让白氏与冯氏的联姻,出乎意料的顺利。

如今婚事已经结束,与白裕不同,还有很多事情的他,需要立即回咸阳。

片刻后。

白衍跟着侍女来到书房,见到白裕。

书房内,由于白裕要回咸阳的原因,范氏在交代鲁氏一些事情。

“叔父!”

白衍对着白裕拱手辑礼。

白裕笑着点头。

这时候白鸣笑吟吟的来到白衍身边,因为白衍的事迹,而且在接触白衍之后很舒服,白裕的儿子白鸣,十分亲近白衍。

那巴不得成天粘在白衍身旁的模样,让白裕都有些酸溜溜的。

接下来。

白衍一边用膳,一边与白裕谈论着回咸阳城之后的事情,而在谈话间,白衍也终于知晓范氏在嘱咐鲁氏什么。

原来是在咸阳哪里,白裕的一名美妾怀有身孕。

听到这里,白衍看着白裕,忍不住笑拱起手,说一句恭喜。

这倒并非白衍在调侃,而是的的确确的是在恭喜,在这个世道,男子一妻多妾实属正常。

往小了说,像白氏,需要族人开枝散叶,而白裕是男子,男子爱美,见到美人想要占有享受很正常。

而往大了说,不管白氏还是白裕,秦国都希望想这样的将军膝下的子嗣,越多越好。

将门之后!

至于白裕的正妻鲁氏,除去鲁氏阻拦会被士人说不容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那便是白裕子嗣多,对于鲁氏,也是有好处。

首先鲁氏的正妻地位绝对不会被威胁,不管白裕有多少子嗣。

其次是鲁氏只为白裕生有一男一女,一但白鸣有个意外出事,白裕无后,那么白裕的一切,都要回归白氏,那么对于鲁氏来说,失去一切才是最大的损失,即使回到白氏,也完全就类似寄人篱下。

这便是为何这世道中,几乎所有为正妻的女子,都会鼓励,甚至是帮助自己的良人纳妾。

特别是像白裕这样戎马征战的将军之妻,更是担忧白裕的子嗣少。

()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