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第 282 章

马克·吐温邀请大家试读自己的新手稿。在众人被频繁的金句逗得哈哈大笑时,他冷不丁说:

“这世上有许多可笑之事,其中之一便是,白人认为他们比其他野蛮民族稍微开化一点。”

“……拜托你们了。明天一早,会有马车把孩子们送来……”

终于,旅程过半之后,火车重新驶入了文明世界:农庄和小镇点缀在一望无际的平原当中,车站也修得整洁高大起来,上车的乘客衣着更体面,口音更“高级”。在芝加哥换了一次车,然后缓缓往新英格兰地方进发。

在马沙朱色得士省(马萨诸塞)一个叫春田(springfield)的小镇,一行人大包小包的下车,结束了为期八天——算上因劫匪、龙卷风和锅炉故障的延误——的跨美洲火车旅行。

这是容闳当年在美求学时居住的地方。车站里已经等了几个人,是他当年的好友、老师、以及寄宿家庭的女主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我等待不及。”奥莉薇娅·克莱门斯抱着小苏西朝她挥手,“预祝圣诞快乐!”

林玉婵笑容满面,离开马克·吐温夫妇的洋房,轻微地蹦了两蹦。

她提醒自己矜持矜持。她可是见过许多大佬的人了,不差这一个!

但还是很没出息地管他要了几本签名书,打算永久收藏。

林玉婵偷偷抿嘴,看着苏敏官日常复兴传统。

其实不过是礼节性的信函,但诺顿一世如获至宝,拆开信仔细研读上面的毛笔字,又将那硕大的公使印章描了好几遍,龙颜大悦,珍而重之地收了起来,说将把这封信存入国库,作为传国之宝。

硝烟气味经久不散。地上脚印凌乱,散落着各种型号的弹壳。新筑的简陋工事被推倒了一半。一堆摞在一起的枕木上遍布弹孔。

但竟然是赢了。

不管怎样,她的孩子,注定是时代的异类。如果异类的性别为男,开局难度似乎没那么大……

但要真是男孩,没有那么多人生变故和历史机遇,能长成苏敏官那么优秀吗?可别一代不如一代,那她可亏大了……

她提供的食宿补贴不如官费生的丰厚,因此女孩子们也得适当帮主人家干点活,算是变相的勤工俭学。但她一再跟主人家强调,孩子们大部分时间要用来学习语言文化,不能把她们当女仆使。留学事务所人员会定期家访,确保寄养家庭守约。林看着苏敏官日常复兴传统。

苏敏官看都不用看,知道这姑娘肯定笑话他呢。避过人,轻声笑道:“你如今是美国洪顺堂的大股东,你要当龙头也可以,规矩随便改。”

林玉婵十分感动地拒绝了。论领导帮会枪林弹雨,还是苏敏官这个职业经理人比较合适。出钱反倒是最容易的。

不过在十九世纪旅行,不管在哪,土匪强盗都是标配。也不是什么天塌下来的事儿。

几个机灵的孩子已经一骨碌翻到座位底下。容闳和几个教员也披上衣服,挨个让孩子们趴地。

咔哒一声,苏敏官将左`轮枪填好弹,沉声道:“匪徒人少,当是求财不害命。他们会去行李车厢和私人包厢,咱们别出声就行。”

林玉婵窝在沙发角落,被他揽住,安抚地拍拍肩。她轻轻按住他持枪的手背。

她乐得上气不接下气,不知怎么就停不住笑,比五岁小孩还没出息。

“已经两次了。你方才没制止,嘻嘻,晚啦。”

第三次,让苏敏官在后面推她,时速达到了恐怖的八公里每小时。到了院子尽头,完美刹车。

外头的乡亲们在以各种姿势摔跟头,眉毛胡子上挂着雪粒追跑打闹。同一时刻,散布在马萨诸塞和康涅狄格各寄养家庭里的中华学童,也在体验他们人生的第一次滑雪,笑着和他们的新momanddad拥成一团。

苏敏官想了想,便打消了将它丢掉的念头,复装回包里。

他忽然又问:“今天几号?”

圣诞节过后一天。但按他的思路,问的是农历。这就没法脱口而出了,在美国呆了几个月,用的都是西历,旧历早忘了。

林玉婵懒得算,于是回:“不用记。”

但愿她将来忘记结婚纪念日,别被他揪小辫子……

“呃,很荣幸认识大家。我正在研制一种能会说话的机器,phonograph……对,不不,不是电话,而是把声音记录在槽里,然后通过振动,复原……这不是妄想,我有实验手稿……如果、如果各位富豪们愿意解囊捐助一二……”

美国经济腾飞得如日中天,各种骗子发明家横行。爱迪生的演讲并没有得到太大回应。在一片嗡嗡谈天声中,他局促地下了台,从侍者手中接过一杯白兰地。

只有林玉婵睁大眼,在一片光怪陆离的奢靡空气中,拼命追踪那泯然众人的背影。

是爱——迪——生——耶!

去搭讪!投资!做他金主!

刚要迈步,突然,听到斯坦福先生的浑厚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