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第 165 章

一边说一边求助似的看着苏敏官。

这古灵精怪的小姑娘世间独一份,要是把人家弄脏了吓坏了,再衣衫不整体面扫地,他可担不起的呀。

苏敏官克制着眼里笑意。

“阿妹,过来。”

他给她系紧腰带,雨衣袖口包着她自己的衣袖,卷两层。

周围人越是咋舌,他心里越舒畅。他的小姑娘上天入地,比这更难更苦的活计都做过,瞧那一群人少见多怪。

他一怔。

“还有,”林玉婵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接着。”

又是几把铜钱碎片,被她一次次递出来。

苏敏官仔细拼合,直到所有碎片完整归位,一共十枚铜钱。

破案了。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原来是这些薄薄的钱币卡在了机械齿轮里,磨碎,产生火星,沿机油烧到气缸内部,这才引起了整个蒸汽机熄火。

万幸机器质量过硬,几层钢板把故障闷在了局部,没有酿成大祸。

所有船工勃然大怒,骂道:“哪个不长眼的往机器里扔钱!”

“扔钱”是中国人的一大迷信流派。也不用念经,也不用下跪,花个一文半文就能求得福禄寿喜,实在是本小利多,方便快捷,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

以前是往井里、水池里、树根里、山洞里扔;当蒸汽轮船出现在开埠港口时,也有人朝轮船扔钱,求个一路平安。

但那一般都是扔到水里、甲板上,最多丢进通风口,安全无害。露娜这一次客运首航,船工们也从轮船各处扫出几百文钱,大伙买了点心瓜子吃。

可是谁吃饱了撑的,竟专门溜进轮机室,瞄准蒸汽机最核心的地方撒钱??

船工们破口大骂。徐建寅也暗自摇头。

迷信害人啊。

他和父亲致力研究多年的学问,在很多人眼里,也就是用简单粗暴两个字概括:“妖术”。

只有苏敏官微微皱眉,很快将怒气抛到脑后,凑近管道缝隙,轻声唤。

“阿妹,还不出来?”

“齿轮有点变形。”小姑娘的声音回荡在金属构件中,嗡嗡的很低沉,“给我个锤子。”

他将锤子递过去。锤头沉重,她一只手几乎握不住,拿到的时候手臂往下沉了好几寸。

但她还是认认真真地埋头修理,直到确信故障处恢复原状,才慢慢挪动到出口。

一排排管道齿轮中,钻出来一个灰扑扑的小人影。周围船工们集体怔了几秒钟。

从没见过一个姑娘,束着裤脚,包着头巾,握着锤子,汗水滴落金属色的脸蛋,唯有一双眸子熠熠闪光,带着他们熟悉的率真和灵秀。

好一阵,大伙才想起来狂吹彩虹屁。

“林姑娘真真女中豪杰!”

“娘的,那么小个缝,我都不敢钻。怕黑!”

林玉婵握着个大锤子,低头,看着一身油污的工服,调匀呼吸,借着灯光映在金属板的反光,仔细看了看那个神气活现的女孩身影。

而如今的科学研究,可不是实验室里摇摇试管、电脑里跑跑程序就行的。在实践中受伤乃至殉职,都是不可避免的事。

林玉婵当然不好意思再坚持,忙道:“不不,那您还是别出门了。好好养着要紧。”

徐寿笑道:“出门倒不怕,但我现在这样,得大张旗鼓的雇轿子,必定让人看见,总归不太好,这个……毕竟研究费用全靠上面拨……

不过他也不忍心让小姑娘失望而归,想了想,扯过她的数据纸张,注目凝思。

“零件都是原装的?不会有伪劣部件?用的西洋钢铁?”

林玉婵点头。轮船下水两年,当初是旗昌洋行从美国购得,质量上肯定有保证。

“嗯……轮机室可有外人进去过?比如,乘客躲到里面抽烟嗑瓜子什么的?”

林玉婵摇摇头:“都挂着闲人免进牌的。轮机室空气不好,又都是机油,声音响得燥人,一般人就算迷路也不会进去。”

“进屋!”徐寿撂下笔,扶着椅子站起来,悄声训儿子,“愣巴巴盯着人姑娘看,成何体统!你又不是小孩子了!”

徐建寅紧张地搓手,小声说:“爹,我也跟你在造轮船呀。我觉得……我可以帮林姑娘去看看呀。你出门不方便,但我可以呀。”

徐寿惊讶:“你……?”

林玉婵简直喜从天降。经历过一年魔鬼高三,她觉得能从男生面相上直接看出谁是理科学神。

虽说未必次次都灵,但徐建寅一开口那股较真劲儿,让她立刻觉得,这绝对又是一个未来大佬。

如果晚生两个世纪,竞赛金牌信手拈来,直接保送清华那种。

“如果能有令郎相助,也强过我一个人瞎琢磨……对了,外面还等着两位船工大哥,四人正好坐一艘小舢板,我们会照顾好他的!”

徐寿本来都准备摆手了,听林玉婵说外面另有两人,并非孤男寡女夜游,神色缓和了些。

“这、这个……”

徐建寅低下头,羞涩中带着跃跃欲试。

纵然他头脑灵活,但有个头脑更灵活的父亲,这几年,他罩在父亲的光环下,从来都是打下手、做助手。

嘎吱几声响,舢板停稳,软梯搭上露娜的船舷。

徐建寅眉飞色舞,还在滔滔不绝:“……物理、音律、矿学,都研究过一点呀,找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就是英文学勿来,得看译本呀……还好家父博学,螺蛳壳里做道场,什么都能教。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他叠了个小纸人,然后用丝巾摩擦圆玻璃棒,居然能指挥纸人跳舞!侬晓得伐,那叫摩擦生电呀……”、、

新派是真新派。又不怕生,又到处乱跑,跟他爹说话不脸红,甚至走路都忘记跟在男人后面。

还不束胸,不缠足,新上加新,简直像是提前进入二十世纪。

林玉婵说着回头伸手,打算将还在软梯上挣扎的徐建寅拉一把。

梯`子上和甲板上,有两个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她想起来入乡随俗,若无其事收了手,等几个船工七手八脚把徐建寅拽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