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页

“遵命!”

顷刻,整个营地烧起大火,能在数里之外看到,烧毁了吐蕃的物资和尸体。

事实上,在十多里外的噶尔东赞已经接到了右军被袭击的消息,他迅速下令调集军队准备营救,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逃兵涌过来,描述场景,他已经感觉到,大势已去,前去解救已经没有必要,而且还可能折损更多人马。

更何况,越是聪明绝顶的人,也是心中疑神疑鬼,把人想得复杂化,容易多疑,噶尔东赞怀疑隋军在途中设有伏兵,在途中要打伏击,用那围城打援之计,所以,他反而不敢派兵前往解救了。

“想不到,尚未交锋,就被他算计一局,比他还是棋差一招啊”噶尔东赞觉得自己也算是极其聪明的人杰,奈何两次交锋,都在罗成手上吃亏,上一次打突厥,就有罗成参与,发挥了不小作用,这一次,本该是自己雪耻,要收拾罗成的机会,却失了先招。

“大意了啊,这个罗成,本已经高估他了,没想到用兵如此迅速和诡道,敢派兵先一步偷袭我的右军!”此时噶尔东赞还不知道,那是罗成亲自带兵,他一直派人关注的罗成中军,其实是个幌子。

……

李唐军经过十多日的进兵,攻克长安故城,接收了不少人才和关陇贵族子弟,整个京兆郡人口密集,毕竟是皇城直辖郡,所以人才济济,纷纷加入李唐的军队。

尽管罗昭云提前派人搜刮一些人才带走,但毕竟他只是朝廷一个边戍藩王性质,不能明目张胆颁布求贤令等,广纳人才,但李唐就不同了,已经造反,索性大张旗鼓宣传遵隋,但反杨广,招揽关陇子弟加入李唐队伍,为国家做贡献。

这些关陇子弟心知肚明,这只是一个口号,实则李家有意自己得天下,他们趋之若鹜,也是想早一点加入,占个有利位置,进入权力核心,容易被重用和提拔,后加入的肯定会遭到一些排斥,仕途晋升相比前面到来者,也就困难一些了。

经过房玄龄等人的四处走动,把跟他们家族要好的贵族子弟找来过来,比如安阳县尉颜师古一批饱学之士。

同时,京兆郡附近三辅之地的一些义军首领,关中群雄纷纷来投,使得李世民带领的这支唐军队伍更加壮大,从最初四五万人,到小妹李秀宁的加入,达到七八万人,此时更是突破十万大军。

这个消息传回去后,李渊也按耐不住了,觉得大业即将成功,当即率领麾下十万人马,继续从龙门阵、风陵渡一带渡河,绕过函谷关、潼关等天险,直奔京兆郡而去。

大兴城内的代王杨侑,急的都哭了,毕竟只是一个十一岁的毛孩子,遇到如此紧迫大事,犹如泰山倾崩,如何不让他惊慌失色。

朝中留守官员分成两派,主战一派如兵部尚书卫文升、阴世师、滑仪等人,他们已经在李渊太原起兵的时候,派人挖掘了李氏祖坟,等若自绝后路,必须要死战到底。

主降的一派,是一些不想陪葬的墙头草,如崔毗伽、李仁政等人,觉得抵抗毫无意义,开城投降,李渊既然打着遵隋旗号,就不会对大家赶尽杀绝,一起共建新的大隋,完全是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