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页

李靖叹道:“若是没有少帅的举荐与提携,恐怕我李靖,现在还在长安城内厮混,做一个九品官,或是外放成为县令而已,哪能到边戍指挥三军,成为统帅。”

罗昭云敬重道:“兄长有军事大才,迟早会大放异彩!”

李靖感慨道:“盛世兴文,乱世兴武。中原大乱,才轮到我辈出头,不过,没有明主,纵有军事才能,也没有用,倘若贤弟若有意图谋天下,那么愚兄我便可以放手一搏,为你开疆拓土,只求开国后,写入青史,有愚兄一笔。”

罗昭云听到李靖肺腑之言,不禁有些感动,他很清楚,李靖一是在表达他的诚意和忠心,愿意为他打天下,二来也是释疑,让自己对他不要猜忌,他只想成为一代名将载入史册,而非自己要称王。

罗昭云神色郑重,微微点头,开口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我能理解!”

李靖见罗昭云听懂他的话中意,会心一笑,诚心公开,这样减少误会,更有利于团结和兄弟情义。

“对了,慕容公主和索哲他们回到吐谷浑的西边,目前情况如何了,信上交待过于简单,能否为我细说一番。”

李靖颌下三缕微髯,“是这样,吐谷浑本来就是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迁徙到青海地,与当地的羌人混合成部落,最后建立了高原政权,伏允带着皇室宗卷逃向吐蕃之后,反而被吐蕃王坑害,企图通过控制他,得到吐谷浑的地盘,伏允在外逃中被乱箭射杀,这是前因。”

“此时,慕容紫嫣带着索哲回到高原后,联系了一些鲜卑、羌部,已经有六七个大部落愿意继续追随索哲,拥戴他为吐谷浑新可汗,目前居住在西海郡西边柴达木盆地的绿洲上,离我伏俟城,大约五六百里之上,我派出一支千人队,在盆地外驻扎,名为监视,实为策应,防备吐蕃军队去袭击那片绿洲。”

罗昭云点点头,有些惦记这个吐谷浑的公主,当然,还关乎利益结盟,吐谷浑只要死灰复燃,就能拖住吐蕃的发展,否则,这些青海之地的羌人、鲜卑人,被吐蕃吸收后,会给伏俟城的势力带来很大麻烦。

他不想自己率军东征之后,后方被吐蕃侵犯,所以,必须要扶持吐谷浑,跟吐蕃争斗。

“过些日子,我亲自过去瞧瞧。”罗昭云想到那个斗嘴的公主,忍不住有些好笑。

李靖沉默了一下,询问道:“贤弟,你对那谶语,李氏当有天下,如何看?”

罗昭云笑着摇头:“不足为惧,我已经派人查到线索,这是李阀的政敌,当年为了陷害李阀,故意这么说的,消息为假,不必理会。”

“哦,有这等事?”

“不错,是宇文氏捣的鬼,见杨阀已倒,只要再扳倒李阀,他们宇文家就可以独步朝纲,权倾朝野了,想不到,朝廷很快就衰落下来,使得宇文述等人的算盘落空。”罗昭云心下好笑,当初是他发出的谶语,目的是拉李阀下水,正巧被宇文氏利用,恶意状告,当了枪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