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页

这一场宴会非常愉快,李渊刚到这里,很快就站稳脚跟,得到了晋阳士族以及百姓的拥戴。

不到十余日,一些听闻李渊在晋阳盘踞的消息后,李阀不少被打压、贬斥的人,纷纷离开大兴城,赶往那里渴望得到庇护和重用。

李神通、李孝基、李孝恭、李道玄等人,再加上其它门阀子弟,组织数十人投奔,使得李渊周围聚集了不少人才,实力在快速增长。

……

长孙无忌、麦孟才、贺若怀廓来到涿郡西南方位,留下一部分人简单用石头、木栅围城,修筑临时居所,用来安置流民。

其余人力都进入上谷郡内,发动宣传,拉拢那些村落贫民,许多老弱妇孺,还有残疾的男丁,有的存粮不多,无以为继,听到涿郡内设立新县,可以接受难民过去安置,免费发粮,迅速答应迁徙,只要不饿死就行了。

冰天雪地,上谷郡与涿郡接壤之地的村落率先迁徙,进入了涿郡,到新围的城郭内生活。

如此一来,难民从几千,迅速过万,随着不断派人去各县邑、村镇宣传,鼓动难民跟去涿郡避难。

长孙无忌后期把四处寻找难民的工作交给了一些属下,他则在自己新建的救济区内,安抚百姓,将涿郡的政策耐心解释,当百姓们得知这一切想法,都跟罗成有关外,心理就彻底踏实了。

这几年,朝廷已经没有威望和凝聚力了,但罗成的威名却在,他本人并没有做过什么坏事,也没有在朝中舞私弄权,在民间的名声还是很好的,不论读书人,还是贫民百姓,都视他为少年英雄的形象。

“还是少将军关心百姓!”

“是啊,能在少将军管辖的地域为民,肯定不用担心被活活饿死了。”

“现在罗少帅可不是将军、侯爷那么简单,已经是国公、当朝驸马了,还这样想着咱们这些穷人,真是菩萨心肠啊!”

百姓都是盲从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很快都被感染,口头上在称赞、歌颂罗成的百般好。

这时候,长孙无忌站在难民们的身前,看着他们穿着皮棉衣,一身狼狈,端着热乎粥喝完后,那种满足的感觉,心中却被揪了一下,贫农百姓们多朴实,在动荡时期,能吃上饭饿不死,没有战乱波及,这已经令他们高兴、知足了。

长孙无忌身上的贵族高傲气息,在这种场景下,逐渐在削弱,似乎体会到了百姓的难处与疾苦,使他的心胸也变得宽广,能装下更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