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页

甚至连虞世基、封德彝、独孤机、独孤胜等人都附和起来。

其余大臣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虽然点着头,却也不站出来附议,毕竟不是一个派系的人,即便同意对方的观点,也断不会跟风。

“这都什么意思?”杨广皱起眉头。

宇文述说道:“启禀圣上,这些谶语,我等臣子自然不敢乱自揣摩,今日登朝之前,臣已经派人请来伎艺坊一位方士,名叫安伽陀,可宣他觐见圣上,当场破解谶语。”

伎艺坊是洛阳一百零八坊中,聚集东都道术、占卜、噬医等方士之所。

杨广点点头,让内侍宣方士安伽陀进殿面圣。

安伽陀走进乾阳殿,在文武百官的注目下,从容淡然,一身八卦道衣,神色清癯,长髯飘动,很有道家修士的风范。

“见过圣上。”安伽陀自诩修道之人,因此对皇权圣上,并不跪地叩首。

杨广略微蹙眉,扫了方士一眼后,又问向宇文述道:“你确定他能解开谶语?”

“安先生在东都大有名气,曾开坛讲道法,画符驱邪,占卜星象,即使谶语,再适合不过。”

杨广点头,让安伽陀解释刚才宇文述说过的两首诗文。

顷刻,安伽陀脸色凝重道:“陛下,此事大不妙,关乎社稷安危。”

“两句谶语,关社稷什么事?”杨广有些不解,冷冷询问。

“桃李子,得天下和天子季无头,这两句都是诗中关键,意思是李氏会得天下,而杨氏天下会如同杨花般凋谢,代表江山会出现变故,请陛下务必重视起来,彻查此事,防患于未然,否则,国运会被李氏之人窃取,就如同晋魏更迭、周齐归隋一般,天下将易主!”安伽陀说完之后,全场等冷下来,不少姓李之人背脊抱着冷汗,心中凸凸乱跳,预感不好的兆头。

在场一些李姓的大臣们,眼中全都露出惊骇,也有担忧、后怕、愤怒等,屏住呼吸,都在等杨广的答复。

“砰!”杨广猛地拍了一下桌子,额头冒起青筋,显然勃然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