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1页

“过分了啊,”冯君闻言立马不干了,“合着我帮你们搞回东西来,还是我的不是了?既然你这么说,那好吧……以后都没有了。”

“我没有说你的意思,”林美女闻言赶忙摇头,心说只要你愿意接话,怎么可能让你置身事外?紧接着她嫣然一笑,“可问题反而是出在‘比较可靠’的老人身上……”

原来机甲工厂落地之后,因为相关技术华夏也在研究,很有一批精兵强将,代差主要体现在材料和系统管理的思路上,所以消化起来也很快,大家就想突击一下尽快搞出成品。

搞突击当然就要增加人手,甚至实验室生产和生产线建设是同步进行的,于是就有大量“相对可靠”的人被调来,这就增加了安保的难度。

既然担心泄密,负责审查的人手又不足,他们的关注重点,当然就放在了“相对可靠”的新来者身上,至于那些老人,都是经过了长期观察的,应该不会出岔子。

但是岔子还就偏偏出了,可笑的是,这个岔子还是境外媒体先报导的,他们说华夏人穷兵黩武,可以用于实战的机甲都快投产了,工厂的地点就在长安附近。

这个媒体属于一个基金会,常年编造谎话诬陷华夏,按说不会有多少人当真,但是迈国的总统马上表示,说华夏你得给我们一个交待,那机甲到底是怎么回事。

甚至发言人都被记者追着问,那个位于长安附近的机甲工厂,是你们最新的武器吗?

发言人想了想,表示说自己关注到了相关的舆论,但是根据他所掌握的情况,那只是一个民品生产工厂,什么最新的武器,纯粹是以讹传讹。

其他记者不甘心,追着发问,既然是民品工厂,那厂子里生产的是什么?

发言人很干脆地表示,这一点我不可能回答你,因为华夏的民品工厂太多了,外面随便有个谣传,我就要去一一落实的话,那我什么都不用干了——你们既然主张了,就请举证。

记者们又问,那我们可不可以参观一下这个工厂,实地考察。

发言人很干脆地表示当然可以,不过民品的事情不归我管,你去找有关的部门去申请。

事实上他心里很清楚,去找相关的部门申请,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要厂家一口咬定自己生产的是民品,那就涉及到了隐私和专利的问题,有足够的时间来扯皮。

发言人为此都很被动,不过最终还是得了上面的授意,公然回答说:产品就是产品。

这个回答不能说圆满,但也算有根有据,接下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找出泄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