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3页

有些钢企为了不受制于人,会购买一些铁矿商的股份——股份不会很多,也不会保证绝对的供货充足,但是有股份和没股份,终究是不一样的,起码获得消息的能力就强很多。

这些在铁矿厂有股份的钢企,遇到矿石涨价的时候,虽然钢企的成本会增加,但是矿场的利润也会增加,这能冲抵掉一些涨价带来的影响。

但是既然在矿场有了收益,他们作为股东,也有义务将一些“至关重要”的消息,传递给铁矿石供应方。

此前他们就传出,华夏新增供货方是杨玉欣,但是杨主任的地位足够高,来头也大,平时还不容易接触到,那些铁矿石供应商不好联系她。

这一次,杨主任在全国的货场存货了,大量的铁矿石,消息一夜之间就传遍了各大钢企。

杨玉欣藏起了不少铁矿石,都放在不起眼的边缘货场,对外宣称是五千万吨到货。

但是她太小看各大钢企打探消息的能力了,因为铁矿石断货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为了避免停炉的风险,各大钢企都是没命地四处打探消息,想知道哪里还有高品质铁矿石。

有些已经停产的矿坑,开始重新开工——贵点就贵点吧,总比停炉强。

这种情况下,几亿吨的铁矿石铺货,不可能不被注意到。

一开始,大家是在抢那五千万吨的配额,结果抢着抢着,发现不一样了——咱俩说的是同一个货场的货吗?

然后大家就意识到了,杨主任这次能够交付的铁矿石,恐怕不止五千万吨。

又过一天,有人发现了一个货场,存了近亿吨的铁矿石,而且还非常阴险地放在一个县城级火车站废弃的货场处,大家的观念再次改变:杨主任储备的铁矿石,远远不止五千万吨!

到了这时候,就算各大钢企一再声称,要注意保密,但怎么可能保得了密?

铁矿石供应商得知这消息,简直是有若晴空霹雳:这家供货商的货源真这么充足的话,他们就必须改变策略了。

以前的不降价,只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现在再不降价,公司都可能要凉了!

要不说商业上讲究人有我有,是非常重要的,人有我无的话,那不挨宰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