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1页

说高价也不算太高,对方的出价是两点五个亿左右。

而在红姐心里,这房子的价格怎么也得卖到三个亿——她装修可用的全是真材实料,更别说这两年地价猛涨,类似的房源在整个郑阳市都找不出几套。

说到底,对方是把地段和地价的因素考虑了进去,但是买家并不认为,房屋的建造花了多少钱,所以只是给出了一个自认为“合理”的估值。

红姐本来就不想卖这房子,听说对方开出的这样的价码,跟公园管理处的人抱怨了一下,说没钱就别惦记这些了,我也不是差钱的。

结果那边听了这话之后不答应了,说不就是钱吗,我们出三个亿够不够?

说到底,这种类型的资源,能惦记它的人就不会差钱,就像京城或者魔都的车牌,五条价值多少钱?这基本不是用钱能来衡量的。

所以说,要买房子的主儿,也不可能缺钱,只不过不管是从开价,还是从后面的提价上来说,对方的表现只能说算中规中矩,谈不上有多少诚意。

红姐就懒得理会对方了,结果那边又表示了,说据我们了解,张卫红你并不是业主,甚至算不上是业主的亲戚,我们要面见业主谈一谈。

红姐很不想让他们打扰冯君,她跟公园管理委员会的人关系也不错,就问这沙雕到底是哪儿冒出来的,是不是觉得在郑阳没人治得了他?

管理委员会的人为难地表示,那位是省里引进的人才,当初省里承诺,要车给车,要房给房,要政策给政策,一定要让人落户伏牛。

然后,此人的落户,就交给郑阳市安排了,无论如何也得把他安排好了。

结果好死不死的,人家就看上了公园里湖边的这栋别墅。

红姐听到这样的解释,也是相当地无语,在此之前,华夏的整体气氛,也是说强调人才引进什么的,但是具体来说……也就是那么回事。

有特殊人才政策,吸引海外华侨什么的,但执行起来,不是跟投资挂钩,就是一些说不出的猫腻,某些海外野鸡大学的毕业生,也能堂而皇之混进体制,反而造就了一些不好的现象。

也就是在这两年,因为某些提案的出现,国家猛然间意识到,人口红利已经在快速萎缩,接下来各个城市的发展,主要就要看对于高素质人才的争夺了。

所以几乎是在一夜之间,高素质人群就成了抢手的香饽饽,各个城市开出高价码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