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0页

回去的第二天,喻老果然派人来谈了,问这石墨烯什么时候能有货。

李诗诗心里有数,所以理直气壮地发问,“要多少?我们现在数量有限,现金结才行……品质可以保证。”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现在的采购意向已经过了三百吨,超过了上一年需求的十多倍。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家觉得,这玩意儿太便宜了,愿意多买一点,哪怕是囤起来倒卖,没准也能狠赚一笔——尤其这是三无产品,很可能错过这一波就没有下一波了。

说句实话,论起赌性来,很多企业的老板,赌性都很重的,尤其……不要小看了国企。

意向是三百吨,真愿意提前付款订购的,也就是一百吨——多数还是国企。

李诗诗经过了冯君的提点,对这个市场多少也有点理解了,忍不住出声发问,“他们买这么多,消化得了吗?还是需求增长了?”

喻老老脸一红,怔了一下之后直接发话,“不是需求增长了,而是可能增长……关键是我这张老脸还值点钱,他们不怕赔呀。”

国企领导真的不怕赔……勇于尝试创新,这能算是错误吗?

能借此搭上喻老这条线,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豪赌一把。

单纯从应用的层面来考虑,大家对这一款石墨烯持谨慎怀疑的态度,这个很正常,很多私企虽然订购意向不少,但是前期都很谨慎——赔一点无所谓,别赔太多就行。

反正订货量就有一百吨,而且可以提前付款——现金支付都能接受。

不过李诗诗表示,“只有五十吨,而且老大说了,希望最好能尽快铺设到应用层面,而不是囤积居奇。”

冯君虽然讨厌囤积居奇,但是涉及他的利益的时候,他也不会很排斥,然而他在石墨烯上赚的利润“有限得很”,自然希望尽快铺开摊子——市场做大了,才能有钱赚嘛。

喻老也没有想到,冯君这么“矜持”,当他把消息放出去之后,冯君的石墨烯顿时就变得抢手了起来,甚至几家持观望态度的企业,也直接入场。

愿意提前订货的人,瞬间就变得多了起来——一百吨的需求,五十吨的供货量,这样的市场,怎么可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