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人口买卖

战争债券,多少都无所谓,就是推出一个新模式,全民参与到国家的对外扩张和掠夺之中。

没错,说的好听叫开疆拓土、威镇四海,本质就是侵略和抢掠。

大明子民亿兆,岂能只局限于所谓的“疆域万里,地大物博”?看不到土地数量已经无法满足“耕者有其田”,看不到无地农民成千上万?

当然,只是土地的增加,还不能满足皇帝的要求。既然发行了战争债券,那抢掠来的财富最好是可见的,能动人心的。

今年便要发动的战争,主要是伐缅,次要是并吞占城国,以及做好收复前套的准备工作。

伐缅是几年前早已计划好的,重振大明帝国对西南诸邦国的天威,并收复原属大明的宣慰使司。

吞并占城国则是今年根据新形势确定的计划,动用的兵力包括湄公省的五千兵,以及海军南海第一舰队。

几年前进占开发湄公省时,占城国还可以作为缓冲。现在,占城国衰弱不堪,行将被南阮吞并,明国必须抢在之前,抑制住南阮向南扩张的脚步。

在安南的北郑南阮,总体实力上是北郑占优,南阮勉强与之抗衡,要想增强实力,就必须南下。

历史上也是这样,南阮并吞了占城国,又占据了湄公河三角洲,才拥有了压倒北郑的实力。

但皇帝岂能让南阮如意,他可是早盯上了占城国,王室的财富,高产的稻米种植区,这都是壮大明国的养分。

与荷兰人在南海的一战,尽歼其舰队,消息已经传开,北郑南阮都应该知道。

湄公省几年的发展,已经能出动军队上万,再加上海军的威慑,南阮在有北郑的压力下,是绝不敢再招惹明国这个庞然大物的。

所以,在皇帝看来,并吞占城国是一次很轻松的军事行动,甚至很可能遇不到象样的反抗。

尽管占城国又小又弱,可皇帝相信这么多年的积累,其王室财富必然不少。这么轻松又收获巨大的战事,发动的时机又正好,何乐不为?

而战争债券正是要引起轰动,打响名声。除了占城国,伐缅作战的目标,也因此有了变动。

腾冲,新建的兵器局,正全力生产着战争所需的武器弹药。